每年7月底到9月初,酒店裏都會擺很多“謝師宴”。在成都十幾家中高檔酒店,余霜路美食街上,記者了解到,這家酒店的“謝師宴”已經推出多年,分為“成功學”、“錦繡前程”、“鵬城萬裏”、“狀元”等系列菜品。
這不是慣例。這不是傳統。“後高考時代”,備受爭議的“謝師宴”總會開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雖然有老師提出了拒絕“謝師宴”的倡議,也有輿論批評“謝師宴”的弊端,但畢竟做妳該做的,吃妳該吃的。或許,老師吃的不是酒宴,而是學生和家長的感恩。據調查統計,近五成學生表示高考後的消費支出集中在“旅遊”和“答謝宴”上。
擴展數據:
高考戰場的硝煙漸漸散去,“謝石宴”的熱潮也漸漸冷卻。帶著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他們已經“飛到了尋常百姓家”。
同學們在12的寒窗苦讀,終於跨過了“獨木橋”,即將邁入夢寐以求的“象牙塔”;錄取通知書收到,父母心中壹塊懸著的石頭落了地,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孩子會遠行,父母不會放棄;孩子上了大學,父母的臉上更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