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葫蘆300克,羊肉180克。
佐料
水1200ml,料酒3小勺,蔥、姜、蒜末1小勺,糖、鹽適量,香油1/2小勺。
工作方法
1將葫蘆和羊肉洗凈瀝幹水分,將葫蘆和羊肉切塊待用。
2羊肉用開水焯壹下,撈起瀝幹水分。
3大勺油,加入5大勺色拉油,大火翻炒羊肉至顏色變白。
4將葫蘆、水等調料(香油除外)放入鍋中,大火燒開。
5.小火煮1小時左右,然後關火,加香油出鍋。
羊肉是溫熱的。羊肉可分為山羊肉、綿羊肉和野羊肉。羊肉在古代叫舐肉、舐肉、羯頭肉。它不僅能驅風寒,還能滋補身體。對各種虛癥如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虛陽痿、腹冷痛、體虛畏寒、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虛、病後或產後體虛等有治療和滋補作用。最適合冬季食用,所以被稱為冬季進補,深受人們喜愛。因為羊肉有壹股難聞的羊肉味,所以被壹些人冷落。事實上,如果壹公斤羊肉可以用10g的甘草、適量的料酒和生姜煮熟,就可以去除膻味,保持羊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