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榕幾乎全年都有果實。果肉厚約0.5-0.8厘米,味甜,肉鮮。可鮮食、腌制或腌制制成甘草果脯。大葉榕生長在海拔50-1500米的熱帶和亞熱帶山谷森林中,分布於越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大陸、四川、海南、廣西、貴州和雲南。
新鮮的大果榕樹可以做湯。大果榕嫩枝細嫩,可當菜吃,炒、煮、涼拌皆可,味道鮮美。大果榕葉還可制成適口性好的牲畜飼料。可以把小葉榕果曬幹,切成丁放在鍋裏炒,然後根據個人口味加糖,炒熟,取出用開水沖泡泡茶。
大果榕簡介:
大果榕為喬木或小喬木,樹高4-10 m,DBH 10-15cm,樹冠廣布。樹皮灰褐色,粗糙,幼枝具柔毛,直徑10-15mm,紅褐色,中空。葉互生,厚紙質,寬卵圓形心形,長15-55厘米,寬15-27厘米,先端鈍,頂端短,基部心形,稀疏圓形,邊緣鋸齒整齊,表面無毛。
無花果叢生於樹幹基部或老莖短枝上,梨形或扁圓形至陀螺形,直徑3-5cm,縱棱明顯8-12。幼時為白色短柔毛,成熟脫落,頂生苞片寬三角形卵圓形,4-5輪排列成蓮座狀,基生苞片3片,卵圓形三角形,柄長。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大果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