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專門從事食療的專家。1851出生於福井縣壹個中醫世家,22歲取得醫師和藥師資格。他提出了壹個影響日本文化的重要理論:“身體和出生地是壹體的,妳出生長大的地方出產的東西最適合妳的體質”的原理。他還認為,當時的營養學過於重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作用,而忽視了礦物質的作用。鹽、肉、魚吃多了會導致鈉超標,白米飯、面包、肉吃多了而蔬菜吃少了,對身心健康有害。所以他主張食物中要保持礦物質——鈉和鈣的平衡,甚至把白米稱為“糟粕”,主張吃糙米。除了營養學的理論之外,左軒石冢還指出,飲食教育對整個國家都具有重要意義。他曾說“對孩子來說,食育應先於智育、德育、體育”。其實仔細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沒有好的身體作為基礎,怎麽發展其他方面呢?
石冢左宣醫療食品研究所成立於日本明治時代。是日本明治時期著名醫生、藥劑師石冢左宣先生直屬的研究所。基於石冢左宣提出的“飲食教育”理念,對食品和保健食品進行策劃,並投放到產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