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相信很多人都吃過,而且很大壹部分人喜歡吃,因豆腐營養成份及高,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豆腐裏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谷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壹個人壹天鈣的需要。
那麽豆腐是如何制作的呢?以南方制作豆腐為例,分如下幾步:
第壹步:黃豆是制作豆腐的主要材料,先把已經曬幹的黃豆用專用機器砌爛、用篩過濾掉細粉、再去殼,黃豆11.5斤。
第二步:砌爛已去殼擱放在水桶裏用幹凈自來水或井水侵泡4hr以上,通常侵泡壹個晚上,第2天早上預估侵泡後預估有30斤,再用機磨成碎粉成黃豆漿粉了。
第三步:用柴火燒水至100℃,水量1滿大鍋預估150斤水,水燒開後全兌到黃豆漿粉裏面,用大桶裝冷卻30分鐘左右,在大鍋上架起缸架放燒箕鋪上濕純白棉布,用瓢掏起黃豆漿過濾,把黃豆漿與渣分開,漿過濾到大鍋裏,渣過濾出來就可以不要了或者也可以吃。
第四步:黃豆漿粉過濾完至大鍋裏面後,用柴火燒漿至100℃,1、通常燒漿前留壹瓢冷漿兌開水漿讓其不翻滾溢出,預防開水漿滿鍋;2、留壹瓢冷漿兌石膏粉。
第五步:漿滾燙至100℃後,撈起至大桶裏面讓其冷卻,把已打碎的石膏粉0.4斤攪拌在冷漿裏面(半瓢2斤左右),攪均勻,漿冷卻至50℃左右兌石膏粉漿,用瓢撈漿直至來豆腐塊或者用燙勺爬漿至來豆腐塊,這步很關鍵。
第六步:來豆腐後待豆腐與水分離,也就10分鐘後分離出來的水為綠色水,稱呼為次水來了後,再過濾。
第七步:過濾,過濾前用幹凈的豆腐盒架在登子上,豆腐盒裏鋪上濕的純棉布,豆腐佬全撈至盒子裏面,棉布四方反疊至豆腐上,直至豆腐佬層面全蓋住,用盒蓋蓋上確定安全,用重物或磚塊均勻受力在盒蓋上確定安全,通常過濾4hr∽6hr,直至豆腐佬水過濾幹凈8成以上,就成豆腐30斤切成小方塊,就可以燒豆腐吃了。
通常農村老年人喜歡自己打豆腐吃,真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