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白族有哪些習俗?

白族有哪些習俗?

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雲南省白族人口最多。白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白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白族是壹個居住程度很高的民族,有賈敏、勒摩、那馬三個支系,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漢語自古以來壹直為白族人民所使用。白族風俗主要有以下幾種:

壹、飲食習俗:

白待客之道,無論是平時還是節日,如果有客人,都要先給沈奉上茶水,連斟三次,也就是所謂的三茶。妳不能給客人倒茶。民間有句話叫“酒滿敬,茶滿欺”。

白族人民重視節日,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壹種或幾種食物。比如春節吃丁丁糖,泡米茶,江宅飯;在三月街吃蒸餅和面條;清明節吃什錦涼菜和“齋項燕”(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雄黃酒;年節吃新豆、嫩瓜、舊糧拌新米;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甜食;無節制地吃羊肚菌、查魚查肉;中秋節吃白餅、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在冬天的至日吃油炸谷物和羊肉農場。白族的飲食白族的婚宴習慣用“喜洲大號碗”,由八道熱菜組成:紅肉燉紅曲米;雞蛋糊炸的酥肉;加醬油和蜂蜜蒸五花三線豬肉千張;紅薯或土豆蒸豬肉;豬頭、豬肝、豬肉腌制的幹香;裹著肉末和雞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水、雞蛋絲、菜梗做成的雜碎;竹筍炒豬肉條。此外,每位客人都有壹包椰子。

白族也有飲食禁忌,主要是大年初壹不用鐵刀。家庭主婦做飯要安靜,不要吹火,壹定要去井邊“打水”。在家做飯,都是清炒,炒菜,不能用紅色食物,不能做紅包菜

二、婚姻習俗:

在白家,兒子結婚後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姓,不通婚。白族青年男女在戀愛活動中相對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集市、節日、廟會來談戀愛,通過民謠互相試探,表達感情,尋找自己的Mr Right。

白族婚禮當壹個年輕的白族男子向壹個女孩求愛時,女孩如果同意,就會把巴巴送給男子。婚禮上,新娘會去廚房做“魚湯”;婚後的第壹個中秋節,新娘會做壹個大蛋糕來展示自己的廚藝。婚禮過程中,先上茶,再擺四四席(即四菜四盤四壺四碗)。

背婚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流行的壹種婚姻習俗。每到十字路口、三岔路口或者人多的地方,客人們都會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堆,讓新郎背著新娘繞著嫁妝繞壹圈,把“8”字包好。

白族的婚禮是壹夫壹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照傳統習俗,婚禮當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著壹匹大馬結婚。新娘嫁回去後,要給家裏的長輩拜年,然後請他們吃飯。新娘和新郎將陪客人吃晚飯。這時,來賓可以向新婚夫婦提問,或者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籠罩在歡呼聲和笑聲中。最有特色的是婚禮上點燃辣椒粉,很多人在笑聲中打噴嚏咳嗽,好不熱鬧。

第三,禮儀和習俗:

白族人民熱情好客,先禮後客是白族人民的禮儀。客人來到家裏,用酒和茶互相款待。著名的“三茶”是白族人民的好客之道。而白族人壹般只倒半杯茶,卻需要滿滿壹杯酒。他們認為酒充滿敬意,茶充滿欺騙。受到白族人民的熱情接待時,要說“謝謝”,以示感謝和感激。

尊老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打招呼,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壹杯早茶要先給老人喝。吃飯時,讓老人坐在桌子上,讓老人先動筷子。不要在老人面前罵人,也不要蹺二郎腿。在壹些山區,白族的家庭成員有相對固定的座位。壹般男長輩坐左上方,女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上下兩邊。白族人家的壁爐是壹個神聖的地方。禁止在壁爐裏吐痰,也禁止跨過壁爐。白族人家的門檻也是忌諱坐人的。男人用的工具不應該被女人穿過。穿孝服的人被禁止進入家庭,認為會給家庭帶來不潔。

四、娛樂習俗:

白族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有賽馬、蕩秋千、玩麒麟、拋泥祈福、跳花盆、跳山羊等。白族山區森林茂密,藤蔓縱橫交錯。農民和村民通常采摘蕎麥用於伐木和劈柴取暖。他們經常與藤蔓和樹枝比賽,練習蕩藤蔓和攀繩的技巧,非常喜歡蕩秋千的活動。每到春節,在山區,大榕樹下常系竹繩,形成秋千;在壩區,壹個三四尺高的桿架豎立在寬敞的壩上平地上,用來拴秋千。最奇妙的是,年輕男女雙雙壹起蕩秋千,往往贏得圍觀者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