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這時候就需要對喜歡保持謹慎,講究“檔次”,懂得“避嫌”。當時人們提倡自由戀愛,但有些事情還是要擔心,要擔心大環境的真實寫照。
靜秋和老三本來沒有交集,但如果命運要男女主角相愛,總要相遇,總要在壹個地方相遇。在我看來,他們之間是壹見鐘情,只是當時的人表達愛意更含蓄。愛情需要對方的感知,需要對方的心。
他們之間有過誤會,但沒什麽大不了的。如果有人來協商,誤會自然會解決。從此,故事是甜蜜的,過程也是甜蜜的。除了靜秋媽媽不讓他們見面,靜秋和老三又分開的時候。
其他的壹些情節雖然悲傷,但都是用來為男女主角的死亡做鋪墊,男女主角只能永遠分離。我最喜歡的情節是,他們在河邊“告別”的時候,都伸出手互相擁抱,卻只能擁抱空氣。對我來說,這是壹件悲哀的事情,我覺得挺無奈的。
故事的名字叫《山楂樹之戀》,故事裏自然少不了山楂樹。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以為以後會壹起去看山楂開花。靜秋說以後會有很多時間,但是老三說以後沒有機會了。這個時候妳應該知道,故事是悲劇。
悲劇會打動人,會折騰人,會讓人不安。如果靜秋和老三最終順利走到壹起,那只能滿足壹部分人的想象。就算他們要經歷挫折才能走到壹起,那也不是導演的本意,不是他想表達的想法。
導演需要觀眾記住故事,為故事的結局感到惋惜,記住靜秋和老三離開電影院後不在壹起時的結局。有遺憾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讓人幻想不壹樣的結局。哪怕結局是基於導演給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