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清朝皇室的年夜飯怎麽吃?

清朝皇室的年夜飯怎麽吃?

春節是漢族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年夜飯代表著全家的團圓和幸福。漢族慶祝新年的歷史悠久。那麽,作為少數民族的清朝皇帝也過年嗎?皇家年夜飯是幹什麽的?有什麽特別註意的嗎?

清朝的皇帝大多喜冷怕熱。他們壹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長春園、圓明園等園林中度過,只有在大年初壹才開車回宮過年。皇帝壹般在臘月二十六“封筆”“封印”,停止工作,在正月初壹的儀式上再次“開筆”“封印”。

根據《清史稿》?據《禮記》記載,正月初壹拂曉,數百名官員會聚集在太和殿廣場向皇帝拜年。那天,廣場上排滿了禮儀儀式,正殿的屋檐下布置著皇家樂隊和金鐘、玉清等樂器。拂曉時(7點),秦國的官員宣布時機已到。午門鐘鼓齊鳴,樂隊奏樂,皇帝登上太和殿,魏官員搖著靜鞭,朝貢官喊著“移”。數百名官員按照廣場上擺放的銅制“品級山”所標示的品級位置,壹字排開跪下。這時,兩個大學生跪下,捧著祝賀桌,由報桌官宣讀。讀完之後,百官會跪三下,敲禮。儀式結束後,皇帝給他壹個座位和茶,官員們磕頭感謝他。茶畢,靜鞭再響,樂隊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離庭,慶賀新年的儀式就完成了。這時,皇帝給早已準備好的八旗子弟、宮女、太監們壹個裝有“如意”的荷包。錢包中的“如意”通常包括金如意、銀如意、玉如意和尹倩。乾隆皇帝通常在登上太和殿接受官員的新年祝福之前,在他的臥室,養心殿,喝壹杯屠蘇酒。他特制的酒杯重1斤,用金鑲嵌寶石特制而成,稱為“金甌顧雍杯”。金甌意為江山,“金甌永固”意為“江山永固”。

到了清代,延續了歷代皇宮的歷史。據記載,乾隆皇帝每年正月初壹上午前往北海朱富寺,登上大佛塔焚香集福,然後回到他當皇帝前居住的中華宮,用刻有“壹生福報”並被稱為“萬年青管”的黑漆毛筆蘸朱砂書寫福字他每年寫的第壹句祝福的話,要鄭重的封好,千萬不要打開,以示祝福。接下來寫的祝福語送給王公大臣。儒家經典《尚書》解釋了“幸福”二字的含義:第壹,長壽,第二,富貴,第三,康寧,第四,德行,第五,晚年美滿。按照這種說法,享受幸福的前提是長壽。乾隆皇帝活到89歲,兒孫五代同堂,居歷代皇帝之首。因此,晚年的他自以為擁有了各種五福,自稱“五福古代罕見的皇帝”。

另外,過年的時候,皇帝也會放鞭炮,貼對聯。然而,皇室在過年時使用的對聯是懸掛的,而不是由人民粘貼的。這不僅用起來幹凈,保存得當還可以多次使用。

老百姓最註重年夜飯,清朝皇帝也不例外。平日裏天皇壹家難得在壹起吃飯。只有在大年初壹,才允許嬪妃陪宴。除夕夜的早上,皇帝和他的皇後以及嬪妃們在中華宮共進早餐。早餐通常包括拉拉(黃米)、餅、年糕等,品種多達十到二十種,但這並不是正式的年夜飯盛宴。除夕團圓飯將在沈正舉行(下午4點)。其實中午12,桌上就擺了涼菜和點心。晚宴在保和殿或幹青宮舉行,為皇帝準備了壹桌,桌子是“金龍宴會桌”,周圍是金色的繡花桌子圍欄。宴席和皇帝的“寶座”之間,有壹張“長桌”,所有的菜都放在宴席上,皇帝吃飯時會拿到長桌上。

年夜飯的烹飪材料主要是滿族傳統食品。比如清宮的夥食檔案,記載了乾隆四十九年舉辦的年夜飯宴席的用料量,豬肉65公斤,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菜雞7只,豬肘3只,豬肚2只,小腹8只,粽子15個。另外5斤4兩白面粉,6兩白糖用來做點心。這些材料大多產自“關東”,反映了滿族固有的飲食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