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鼓可以在超市或者小賣店買到,買到豆鼓之後可以放在熱水裏泡會。
2
把辣椒洗幹凈,不去籽切成小段。裝盤備用。
3
把蒜洗幹凈切成片兒,可以放入適量的姜,切好的裝盤備用。
4
把鍋燒熱,放入油。油熱之後,放入切好的辣椒。爆炒這個過程要加入適量水,把水炒幹了。
5
放入壹勺蝦米。切記不可以放鹽。因為蝦米會有鹹味。可以自帶的鹽。這個看自己的量而定。翻炒。
6
翻炒之後。可以放入豆鼓。進行翻炒。要放入水。這樣可以防止粘鍋。
7
放入醬油,少量。胡椒粉適量。加水。這樣可以快速入味。要不停翻炒。
8
翻炒之後就可以了。裝盤就可以開吃啦。豆鼓放的有點多,辣椒放的有點少。
問題二:豆鼓炒青椒怎麽做好吃,豆鼓炒青椒的家常做法 主料
青椒
350g
豆鼓
30g
輔料
油
適量
鹽
適量
雞精
適量糖
適量
醋
適量
步驟
1.青椒洗凈去籽,切片,鍋裏放油,油熱後放入青椒
2.用小火慢慢翻炒
3.炒至青椒變軟,放入豆鼓
4.放入糖和白醋
5.調入雞精翻炒均勻即可
問題三:辣椒蒸豆鼓的做法,辣椒蒸豆鼓怎麽做好吃,辣椒 以大蒜頭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醬。再加入豆鼓就成為豆鼓辣椒醬,通常是選用優質紅辣椒、大蒜頭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細鹽等,密封入壇,數月之後始成。桂林辣椒醬油潤鮮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提味,還可作調味用。
問題四:豆怎麽做好吃,辣椒豆的家常做法 食材
主料
紅辣椒
5000g
黃豆
2500g
輔料
芝麻油
500g
白酒
500g
白糖
500g
食鹽
400g
步驟
1.黃豆提前泡發好。
2.加入壹顆茴香,清水將豆子煮熟。
3.煮好的豆子,攤開晾幹水分。
4.豆子晾曬的程度,外皮發皺為止。
5.新鮮紅辣椒洗凈,晾曬外皮微皺。
6.去蒂去籽後,用剪刀剪小段,方便下步制作。
7.放入料理機中,研磨成顆粒狀。
8.磨好的辣椒和曬好的豆子壹起放入盆中,加入白酒、食鹽、白糖和芝麻油。
9.調拌均勻。
10.裝入食器中,兩三天就可以食用。
問題五:青辣椒炒豆豉怎麽做 用料
材料
青辣椒
豆鼓
蒜
米酒
鹽
油
生抽
味精
做法
1. 辣椒去蒂洗凈,對半切。撒上少量的鹽。(這樣容易入味)
問題六:家用豆豉辣椒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麽做好吃視 家用豆豉辣椒的家常做法
主料
辣椒(紅,尖,幹)面250克
豆豉3匙
蒜頭5個
輔料
芝麻
1匙
八角
1個
蔥
2根
桂皮
1片
1.
蒜頭排切成蓉
2.
豆豉少許涼幹
3.
市場買的辣椒面含有少許花椒
4.
倒上少許芝麻
5.
倒上蒜蓉,備用
6.
鍋下小量油,五成熱慢慢炸香豆豉。榨幹後撈出小碗,趁熱搗碎
7.
小火燒開大油,放入八角,桂皮,青蔥爆香幹後撈出。加大火燒油
8.
搗碎的豆豉放壹起而後慢慢倒入熱油
9.
拿雙筷子攪攪待涼(香味撲鼻)
10.
涼後裝瓶放冰箱(有老幹爹還需要老幹媽嗎?呵呵())
問題七:牛角椒炒豆鼓的做法 材料
花枝300公克,芥藍菜50公克,青椒40公克,黃椒40公克,紅椒40公克,蒜泥少許,辣椒末少許,太白粉50公克,蛋1個,豆豉5公克,鹽1/2小匙,胡椒粉1/2小匙,雞粉1/4小匙
做法
1.將蛋、太白粉、玉米粉混合均勻成面糊備用。
2.將花枝切成條狀,均勻沾裹面糊,放入180℃的油鍋中,以小火炸約4分鐘至表面呈金黃色,撈起備用。
3.生腸切小段,汆燙壹下;芥藍菜洗凈,切段備用。
4.熱1小匙油,先爆香豆豉,再放入材料2爆香,最後加入調味料、青、黃、紅椒片、芥藍菜、生腸段以及炸好的花枝,用大火快速拌炒均勻即可。
問題八:怎麽做豆豉辣椒 主料:小辣椒500克,黑豆豉250克。
豆豉小辣椒的特色:
豉壹定要炒香炒酥才好吃;可以壹次做成分多次食用,開胃下飯。
教您豆豉小辣椒怎麽做,如何做豆豉小辣椒才好吃
1、將小辣椒去蒂去籽,洗凈後切成1公分左右的片待用。
2、將切好的辣椒段倒入不放油的炒鍋中煸炒,待辣椒被煸軟後鏟出待用;炒鍋中倒入約半杯油,燒熱後炒香豆豉,將煸好的辣椒段倒入鍋中,炒勻後出鍋即可。
問題九:豆鼓怎麽做好吃 加壹點新鮮的紅辣椒碎。蒜末。沙姜末。炒青菜,酸辣的都行,主要是制作調料是用的多,味道特別
問題十:青椒炒豆鼓好吃嗎 辣椒(pepper)是茄科(Solanaceae)辣椒屬能結辣味漿果的壹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學名Capsicumfrutescens L.(syn. C. annuum L.),別名番椒、秦椒(《群芳譜》),辣茄(《花鏡》),辣虎(《藥性考》),臘茄(《藥檢》),海椒、辣角(《遵義府誌》),雞嘴椒(《廣州植物誌》)。染色體2n=2x=24。以嫩果或者成熟果為食。
根據辣椒屬植物的不同性狀,大致可分為四個種:
1、長柄辣椒 有栽培和野生兩種類型,分布於南美,花冠黃色或褐色,果柄細長,有較強的抗旱性和抗寒性,系晚熟品種。
2、木本辣椒 為多年生木本植物,葉皺縮,花乳白色或綠白色,果紅色或黃色,辣味強。
3、毛辣椒 為多濕熱帶地區的多年生植物,分布於中美及南美,花紫紅色,果實圓形或卵圓形,成熟時黃色,極晚熟。
4、壹年生辣椒 有多種類型,葉綠色,花白色,果實紅色或黃色,果形有燈籠形、長羊角形、短羊角形、圓錐形,櫻桃形等。
根據辣椒栽培種果實的特征,可分為五個變種:
1、長椒類 多為中早熟,植株、葉片中等,分枝性強,果多下垂,長角形,向先端尖銳,常稍彎曲,辣味強。按果形之長短,又可分為三個品種群:壹是長羊角椒。果實細長,座果數較多,味辣。二是短羊角椒。果實短角形,肉較厚,味辣。三是線辣椒。果實線形,較長大,辣味很強。可以幹制、腌漬或者做辣椒醬。
2、甜柿椒類 植株中等、粗壯,葉片肥厚,長卵圓形或橢圓形,果實肥大,果肉肥厚。按果實之形狀又可分為三個品種群:壹是大柿子椒。中晚熟,個別品種較早熟,果實扁圓形,味甜,稍有辣味。二是大甜椒。中晚熟,抗病豐產,果實圓筒形或鈍圓錐形,味甜,辣味極少。三是小圓椒。果形較小,果皮深綠而有光澤,微辣。
3、櫻桃椒類 植株中等或較矮小,分枝性強;葉片較小,圓形或橢圓形,先端較尖;果實朝上或斜生,呈櫻桃形,果色有紅、黃、紫,極辣。可以制幹椒或者觀賞。
4、圓錐椒類 植株與櫻桃椒相似;果實為圓錐形或圓筒形,多向上生長,也有下垂的,果肉較厚,辣味中等。
5、簇生椒類 枝條密生,葉狹長,分枝性強;晚熟,耐熱,抗病毒;果實簇生而向上直立,細長紅色,果色深紅,果肉薄,辣味甚強,油分含量高。多做幹椒栽培。耐熱、晚熟、抗病性強。
根據其辛辣味的濃淡顯著不同把辣椒分為四類:
1、特辣椒 指辣味特強或極辣的小果型椒。如雲南的涮辣椒不能直接入口,否則唇舌會疼痛不止,嚼壹嚼牙齦就會出血。只要將其在湯鍋裏涮幾下,整鍋湯即變辣,然後將其掛起以後再用,可連用多次,所以稱其為涮辣子,也有人美其名曰:“辣王”。無獨有偶,東歐的匈牙利也有壹種辣椒,咬壹口半天都合不攏嘴,與我國的涮辣子,堪稱姐妹花。
2、辛辣椒 櫻桃椒、七星椒、長羊角椒、短羊角椒、線辣椒等,辛辣味濃烈,屬此類。
3、辣味椒 有辛辣味,但不甚濃烈,即辣味中等,如牛角大椒、黑殼椒及圓錐椒類屬之。
4、甜辣椒 辣味極淡或微甜而無辣味的大果型椒,如大柿子椒、四方頭甜椒、大甜椒、荷包甜椒、燈籠椒、茄門甜椒、小圓椒等,均屬此類。
按照辣椒用途之不同,又可分為四類:
1、菜用椒 或叫鮮食椒,如肉厚、質脆、味甜、微辣的上海茄門椒,北京甜椒,東北大甜椒、柿子椒等,均可做鮮菜涼拌或炒食。上海的羊角椒、長沙的矮樹椒、廣西的牛角椒等,肉質較厚,不甚辣,也可鮮炒或涼拌食之。此外,菜用椒不僅可以涼拌、熱炒,而且可以用做泡菜以及虎皮辣椒、灌餡辣椒、腌辣椒、醬辣椒、醋漬辣椒、火腿辣椒、芝麻辣椒、蝦油辣椒等,風味獨特,口感極好,食之益人。
2、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