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這就像茶。這是壹道客家叫樹菜。它的學名是什麽?

這就像茶。這是壹道客家叫樹菜。它的學名是什麽?

在客家農村,村道盡頭、房前屋後,到處都有壹種常綠灌木。它有獨特的味道和強大的生命力,當它被焚燒和掩埋在泥土中時,它仍然茁壯成長。

因能散風震,治頭痛風濕,被客家人稱為布震草;也因為能驅趕蚊子,所以又叫蚊子驚嚇樹。

陽春三月,步驚樹開始吐芽,熟悉的人會知道,這是壹道可以當食物的美味佳肴,風味獨特。

布井樹筍,是很多客家人最愛吃的野菜之壹,也叫“布井”。

將采摘的布京樹芽煮沸,浸泡在水中壹夜。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在市場上賣。價格高的時候,他們能賣到10多元壹斤。整個采摘季收入可觀。

步驚樹學名“山牡荊”,用途廣泛。毫不誇張地說,步驚草是客家人眼中的瑰寶。

客家婦女在生孩子前,家人會挖壹些花束和楓樹頭曬幹,然後用這兩種植物在坐月子時燒水洗澡,防止坐月子後風濕抽筋。

每到布井草開花結果的時候,很多客家人都會采摘布井種子,然後曬幹,縫成枕頭,給新生的孩子睡覺祛濕。

此外,摘布煎枝葉洗身可治皮膚病,摘嫩葉搓身可治癬疥。以前夏天到處蚊子橫行的時候,住在瓦屋的客家人就習慣在屋子裏燒幹了的布擔草。房子裏到處都是布匹的味道,蚊子聞之而逃。

也是客家人釀酒的“防腐劑”,做粽子的“添加劑”。

清洗發酵酒壇時,將熱水倒入酒壇後,將新鮮的三角梅枝條和思茅紮成壹束刷酒壇,刷完後倒掉水,待酒壇涼後再將拌有酒餅的“酒飯”放入酒壇。

“酒米”裝入酒壇子後,要整平,中間挖壹個小湖,上面放上新鮮的大樹枝和思茅,以保持酒的新鮮。

大約在端午節前壹周,客家人割下壹把布震草,然後曬幹到八九成,燒成“地灰”(草木灰)。然後把這些布震灰收集起來,過濾成幹凈的黃橙色布震灰水,加入糯米中。煮粽子的時候,布震草特有的香味混合著粽子葉和糯米,頓時香味四溢,讓人胃口大開。

如今在農村,步驚草依然和客家人朝夕相處。善於采藥的客家人已將步驚草作為傳統草藥之壹,並在新草藥的研發中,不斷拓展步驚草的藥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