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我結合自己的經歷,簡單說壹下美國的基本生活和我們有什麽不同。
1。衣服
美國人不知道自己穿什麽,所以很隨意(註)。牛仔褲很受歡迎。每年都有流行的款式和顏色,但美國人普遍更註重自己的個性和喜愛,對時尚的追求遠不如東方人。
雖然美國人普遍不註重打扮時尚,但工薪階層還是很註重打扮的。壹周五天,對於女士來說,壹般需要壹天的時間來改變。我不確定那些人。我記不清誰每天穿的不壹樣了,但是代表公司形象的重要人物還是要好好打扮。著裝通常是在壹些正式而重要的場合(如壹些工作、求職面試、婚禮、葬禮或教堂聚會等。).有些公司和商店會直接規定著裝要求。牛仔褲通常在打扮的時候會被丟棄。
美國的時裝普遍“便宜”:很多名牌和中國現在的價格相比並不貴,但質量絕對達標。在“黑色星期五”這樣的淡季和聖誕節後,商店會提供折扣,名牌時裝可以便宜到幾十元。中國現在有錢人越來越多,很多大陸遊客對“便宜”的名牌商品感到非常驚訝。
有壹點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在性感魅力方面,西方人和中國的傳統是不同的。“暴露”基本上是女人的權利,男人講究的是“封閉”。露肩露腰是女士們夏天展示自己的“常用技巧”,但男士們,不管多熱,至少要穿上襯衫。我記得在中國,人們習慣在夏夜休息的時候,很多男性自然會赤裸上身,這在美國變得非常不雅觀。即使在家裏,男人也很少袒胸。不僅不會隨便露出上半身,就連穿背心也會對人不尊重。從這個角度來說,西方文化鼓勵女性天生的性感,對男性要求莊重。如果男性過於暴露自己的身體,通常會被誤解為同性戀。
說到打扮,就不得不提到美國人的頭發。美國人(尤其是女性)非常註重化妝。不化妝我是不會出來見人的(很少看到不化妝的女性)在整個化妝過程中,頭型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美國人的頭發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但是很多女性還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染。
總之,我個人很欣賞美國人的穿著:不時髦,實惠,有活力。
2。吃
美國的飲食和中國的很不壹樣。甜,生,冷,高蛋白,許多中國人的“愛國胃”深受其害。我剛來美國。壹進超市,就買了壹個類似國內花生糖的棒棒糖。我把它放在我的嘴裏兩次,然後我很快嘔吐。太甜蜜了!甜到令人窒息!我壹生中從未吃過這麽甜的東西!從那以後,我在美國幾乎不碰甜食。
美國超市的商品琳瑯滿目。但是蔬菜的品種似乎還是不如國內,尤其是我的家鄉四川。美國的蔬菜壹般都像高個子的西方人,什麽都比中國的大壹號。最受歡迎的蔬菜是萵苣。生菜有好幾種,形狀顏色略有不同,味道也差不多。生菜是美國的蔬菜之王,而且是“名副其實”的生菜,永遠不能加工烹飪:必須生吃。我曾經向壹個美國朋友推薦我的“自制”豆腐魚湯,最後我把生菜扔進了湯裏。美國人大喊“不”:妳簡直把這麽新鮮的青菜活活糟蹋了!除了生菜,西紅柿、芹菜和蘑菇也是受歡迎的蔬菜。因為蔬菜是生吃的,難免“涼”。在餐廳買的沙拉都是直接從冰箱裏拿的。
肉類也很豐富,美國人喜歡吃高蛋白的肉。雞肉最“便宜”,比蔬菜還便宜,而且隨處可見。牛排、雞肉和海鮮可能是最受歡迎的肉類食品。美國人壹般不愛吃豬肉,尤其是羊肉。千萬不要吃鴨肉和兔肉,因為這些都在寵物之列。當然,寵物不壹樣。不要說“吃”,連提都不要提。簡直就像“吃人”壹樣。
水果壹般比國內的大,甜。蘋果、香蕉、橘子、西瓜、葡萄,和國內基本壹樣,尤其是各種“漿果”:草莓、黑莓、藍莓等等,營養豐富,非常健康。值得“批評”的是梨,削了皮後像桃子壹樣軟。吃不下。美國的桃子也不怎麽樣。
當然,在中國超市,妳可以買到大多數中國土特產。所以在美國的中國人還是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
美國食物的價格很低。剛來的時候真的覺得什麽都很便宜。壹只煮熟的整雞打折後只要3美元。香蕉現在才50美分左右壹斤(寫的越多越實物)。然而這兩年經濟下滑。起初,油價飆升,然後逐漸影響到食品行業。現在大部分價格都比以前貴了壹兩倍以上。超市裏的食物大多是人工培育的,有機食品的價格要高很多。
美國有壹個政府機構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負責檢查食品和藥品的安全和質量。貨架上的所有食品都必須通過這個機構的檢驗。所以美國的食物總體來說是安全可靠的。
先簡單說壹下美國餐廳。壹般來說,美國餐館幹凈、安靜,服務也很好。美國人吃飯壹般要經過幾道手續:首先我會給妳壹份菜單點菜,同時我會給妳水。點菜有幾種不同的程序:湯、開胃菜、正餐和甜點。飯後供應甜點。估計美國人就是這樣變胖的。
麥當勞和肯德基在美國嚴格來說不叫“餐廳”,而是快餐店,是臭名昭著的廉價“垃圾食品”,中下層的人吃的最多(而且大部分會發胖)。
可能和宗教有關,也和汽車國的特點有關。美國是壹個限制飲酒的國家。每個州對酒都有不同的規定。有些州的超市不能賣酒,有些州午夜後就不賣酒了。等壹下。即便如此,美國(西方)葡萄酒確實種類繁多,制作復雜,調配精致。各種雞尾酒的名字也是紛繁復雜,想象力驚人。我不是專家,就不贅述了。
我們中國人普遍以自己的飲食文化為榮,認為西方人不像我們這樣講究“吃”。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是壹個誤區。美國人可能不像中國人那樣講究口味,但他們也註重壹些其他因素:清潔、營養和科學。等壹下。
說到幹凈,這才是值得壹部巨著的內容。美國的廚房和臥室壹樣幹凈。我記得我的壹個美國朋友,她總是保持她的房子整潔。最讓我驚訝的是,她的廚房、竈臺、餐具都想剛買。因為她單身,大概餐具不多,爐子上櫃子裏還有書!當然,這麽幹凈跟美國人的烹飪方式有很大關系。他們通常不用很燙的油來炒菜。烹飪方法多為水煮和生拌。就算要炒,也是少油或者冷油。
對了,雖然我們中國的廚藝世界聞名,但是它“臟”的壹面還是幾乎壹樣“出名”。時不時聽說中餐館衛生檢查不合格。生活中,中國人家裏的廚房衛生也讓美國人“目瞪口呆”。
美國人不僅註重整潔,而且非常註重餐具。他們不像中國人用壹把刀和壹雙筷子“征服世界”。餐具的多樣性、復雜性和準確性有時會讓廚房看起來像壹個科學實驗室。商場裏有壹些特色餐具店,也是暈。
美國稍有教養的家庭非常重視科學飲食。這大概是因為他們非常重視外表美,從不允許自己發胖。說從外表和身材就能看出美國人的階級,可能有些誇張,但多半是真的。
總之,美國的飲食文化還是很發達的,但是不合我們中國人的口味。大城市還是有很多正宗的中餐館的,但是在州外地區,要吃壹頓名副其實的中餐還得靠自己。
生活
許多中國人來美國有兩個原因:房子和汽車。這是兩個真正的好處。在美國闖出壹番名堂的人,最終會發現,雖然自己沒有太多的社交活動和精神生活,但拍壹些自己房子和車子的照片,寄回家或者在網上分享,還是有點“很高興妳來了”。
說到“住房”,這應該是美國人非常引以為豪的項目。地廣人稀,有充足的空間建房子。記得有幾個來自中國的人從大陸來到我以前工作的公司,他們覺得很奇怪,在這裏沒有看到想象中的高樓大廈。不奇怪,美國的高樓不多。除了在芝加哥、紐約等大城市。,自然景觀是最常見的:東部主要是樹木,壹望無際的樹木,許多中西部地區和荒野地區。在這些地方,住宅和商業建築大多是平房,或者更矮的建築,高層建築非常少見。
美國的住宅壹般有三種:獨棟;聯排別墅;壹套公寓。獨棟住宅最常見,空間最大,壹般有3至5間臥室、平房和樓房,總面積約200至3400平方米。是家裏買房的人的首選。連體房空間相對較小,但壹般至少有兩間臥室。家庭小的人或者單身的人更喜歡這種住房。連體房壹般是兩層,每個單元都有樓上樓下的布局:樓下壹般是客廳和廚房,樓上建臥室。公寓通常是樓房,從壹間到三間臥室不等。
單身房壹般出售,連體房可買可租,公寓壹般出租,為流動人口提供了便利。
美國的住房設施普遍齊全,結構合理,衛生間和廚房的占地面積都比中國大。兩居室的房子壹般是1半到兩個衛生間(所謂半個衛生間就是沒有浴缸)。
值得壹提的是,美國人雖然不喝熱水,但水管裏都有兩個出口,壹個是熱水,壹個是冷水。食用水在冷水管裏(不過,即便如此,在很多州,因為汙染,不建議直接飲用冷水管裏的水,要用過濾器)。
在美國買房,壹般不需要裝修。建築商壹步到位,裝修完才賣(最多地下室需要裝修)。通常質量高,布局合理,裝修大方美觀。現在建築材料都是合成的,據說老房子的材料更好。我個人不是專家,說不上來。
雖然美國的口碑普遍不錯,但是我的壹個朋友最近在買房的時候遇到了壹件不如意的事情。他們先買了房子,然後建造了它。結果施工方偷工減料,好像朋友夫妻倆搬進來的時候沒有經過嚴格的檢查。後來質量問題很嚴重,弄得夫妻倆吃不下睡不著。
?從我個人的審美來看,美國所有的建築,民用的,商用的,都和美國人穿的壹樣:實惠。我記得我在國內的很多朋友以前都是搞裝修的,很註重外表。但是美國的建築,總的來說,外表很簡單,但是內在很實用。不僅實用,而且舒適有品位。很多外觀簡單的房子,讓妳根本想象不到它們會如此“內涵豐富”。記得壹個剛來美國中國的朋友在街上走著,無意中溜達進了壹家咖啡店,發現裝修很雅致。我們當時都是窮學生,女服務員過來後,大家難免有點尷尬。結果我看了看菜單,發現飲料很便宜,於是壹個人點了壹兩塊錢的飲料,享受了很久的“高端味道”。
在房屋的裝飾品味上,美國也表現出中產階級的特征:沒有虛榮心。美國人很少在家裏掛“名作”。這也是很多藝術家在美國無法生存的原因:別人不喜歡妳的畫,不管批評家怎麽吹,還是賣不出去(然而這個規律是,在大多數中產階級中,少數受歡迎的“大師”的作品還是被少數高雅的資本家買走了)。美國很多藝術家都要畫肖像,主要是美國人“自戀”,喜歡掛自己或親人的肖像自娛自樂。
美國的房價雖然近年來有所下降,但應該比中國的房價更穩定。房價和人均收入沒有國內差別大。總之,在美國,用壹些同胞的話來說,房子就是“住滿了”。
待續
註意:我壹般說的是美國人穿的福利。追求時尚和虛榮的人隨處可見。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