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渡江文化園的詩句 1. 渡江 詩句
渡 江
明張弼
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如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於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勝鄉國夢,敞裘猶帶帝京塵。
交遊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壹愴神。
譯文:
徘徊在長江岸邊,幾番求渡卻不得;江上風雨煙波壹如舊時模樣,而我這渡客卻又添了新的愁緒。
夕陽易逝,歲月催人老,兩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著我壹路向北,它自巋然不動也無所謂人世的歲月無情。
壹個人在漫漫旅途中,難以承受對故鄉的思念,我那經歷了壹路顛沛而破舊不堪的裘衣,似乎還沾染著京都的風塵。
舊日裏壹起遊學論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離,都不止漂泊何處了,只剩我孤身壹人對著沙鷗吟詩發楞,傷感著離別與孤寂。
情感:表達對故鄉、親友的思念之情,抒發離別的感慨和愁緒。
2. 描寫長江的詩句
1、《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代: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壹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壹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邊的白發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壹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
2、《蔔算子·我住長江頭》——宋代: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譯文我住在長江源頭,君住在長江之尾。天天想念妳總是見不到妳,卻***同飲著長江之水。悠悠不盡的江水什麽時候枯竭,別離的苦恨,什麽時候消止。只願妳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會辜負了我壹番癡戀情意。
3、《登高》——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裏漂泊常年為客,壹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4、《旅夜書懷》——唐代: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裏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麽呢?就像天地間的壹只孤零零的沙鷗。
5、《渡荊門送別》——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壹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裏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3. 有關渡江戰役的詩歌
紀念渡江戰役勝利60周年 60年的回憶, 來自於那驚心動魄的時刻。
60年的自豪, 起源於那堅強戰鬥的勝利。 長江、天險?哼!還不是被英勇的解放軍甩在身後。
啊!我記得、我記得那沖天的炮火,那如雨的彈梭。正從戰士們的身邊飛過。
但是,我們的戰士從沒退縮過。 這就是戰士的精魂,!那永不言輸的精神! 我也記得當那被鮮血染紅的旗幟插在敵人的城樓上時。
戰士們那瘋狂的喊叫、奪眶的熱淚。那才是他們的心,壹顆顆渴望勝利的心。
這壹切都預示著我們偉大的祖國將步入壹個新時代道路,不是嗎?。
4. 有關渡江戰役的詩歌
紀念渡江戰役勝利60周年 60年的回憶, 來自於那驚心動魄的時刻。
60年的自豪, 起源於那堅強戰鬥的勝利。 長江、天險?哼!還不是被英勇的解放軍甩在身後。
啊!我記得、我記得那沖天的炮火,那如雨的彈梭。正從戰士們的身邊飛過。
但是,我們的戰士從沒退縮過。 這就是戰士的精魂,!那永不言輸的精神! 我也記得當那被鮮血染紅的旗幟插在敵人的城樓上時。
戰士們那瘋狂的喊叫、奪眶的熱淚。那才是他們的心,壹顆顆渴望勝利的心。
這壹切都預示著我們偉大的祖國將步入壹個新時代道路,不是嗎?。
5. 明代詩人張弼寫的渡江的詩句賞析
渡 江 [明]張弼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如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於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勝鄉國夢,敞裘猶帶帝京塵。
交遊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壹愴神。 譯文:徘徊在長江岸邊,幾番求渡卻不得;江上風雨煙波壹如舊時模樣,而我這渡客卻又添了新的愁緒。
夕陽易逝,歲月催人老,兩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著我壹路向北,它自巋然不動也無所謂人世的歲月無情。壹個人在漫漫旅途中,難以承受對故鄉的思念,我那經歷了壹路顛沛而破舊不堪的裘衣,似乎還沾染著京都的風塵。
舊日裏壹起遊學論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離,都不止漂泊何處了,只剩我孤身壹人對著沙鷗吟詩發楞,傷感著離別與孤寂。 (1)“客愁”在詩中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
奔波忙碌(幾問津、忙於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鄉(鄉國夢),朋友零落(交遊落落)。 (2)指出“吟對沙鷗壹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
以到處飛翔的沙鷗襯托作者的孤單漂泊。第(2)問:指出“吟對沙鷗壹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
(2分)參考答案:以到處飛翔的沙鷗襯托作者的孤單漂泊。(4)分清修辭,明辨技巧。
(怎樣寫的?)(鑒賞——體悟佳妙)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等)。修辭格:對偶、排比、反復、比喻、比擬、誇張、借代、雙關、互文、疊詞。
表達技巧:賦、比、興,渲染與烘托,對比與襯托,聯想與想象,象征與用典,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化抽象為具體,托物言誌,借古諷今,寓情於景等。煉字也常常作為鑒賞的考查點。
在壹首詩中,“表達技巧”的使用顯得最豐富、最靈活;對於壹首詩的理解,“表達技巧”常常最關鍵、最重要;高考中,“表達技巧”的考查“設點”最多、“考頻”最高。考生如果對這些表達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會出現答題障礙,不能真正讀懂壹首詩,更談不到上升到理論層面去鑒賞了。
所以只有明辨表達技巧才能體悟詩歌的佳妙,明辨表達技巧是能夠進入鑒賞層面去欣賞古詩的保障。
6. 乘船在湖上泛舟的詩句
1、《周莊河》唐代:王維
原文:
清風拂綠柳,白水映紅桃。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
譯文:清風吹過河畔的綠柳,清澈的水中倒映著紅色的的桃花。我們坐上小船在碧波上遊蕩,看到兩岸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像在美麗的畫中遊覽壹樣。
2、《至鄂渚泊報恩寺》宋代:王十朋
原文:
風急將吹帽,江寒更泛舟。
川塗元不隔,歸夢到東甌。
譯文:風急快要把帽子吹掉,水面上寒冷但依然坐上小船遊蕩。這裏與塗元相隔,在夢中回到了東甌。
3、《國風·鄘風·柏舟》先秦:《詩經》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譯文:柏木小船在漂蕩,漂泊蕩漾河中央。
4、《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
原文: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余裏,愁看直北是長安。
譯文:小寒時節,勉強吃壹點飯,靠著烏幾,席地而坐,烏幾已經破舊,縫了很多遍了,頭上戴著褐色的帽子。春來水漲,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雲間;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壹層薄霧。
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長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雲,有壹萬多裏,驀然生愁。
5、《渡浙江問舟中人》唐代:孟浩然
原文: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譯文:潮落後江面平靜還沒有起風,乘壹只小船渡江與您相從。不時探頭向天邊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