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河口鎮有1.5萬余間私人出租房屋(2.5萬平方米)。有五條街道,即豆崗路、老北街、中街、傑西街和小北街,鋪有泥砂路面,寬5至6米,長1.600米,城鎮面積0.42平方公裏。1983至1985段,籌集地方資金拓寬老北街、中街、西街,鋪設殘油路面,長1650米,寬6 ~ 7米。1985新建壹條街道,起點小北頭,沿公路向西延伸1500m,寬度8 ~ 12m。1987,全鎮面積1.05平方公裏。
居民生活:
全鎮居民5182人,蔬菜村農民2122人。從1949到1955,鄉鎮單位建築面積為4975平方米。從1956到1965,是5182平米。從1986到1987,是13124平米。1983後,居民建1.5萬平方米。到1987,全鄉平房71000平方米,樓房10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
橋梁道路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鎮內有東集、南集、李記三座橋,今廢棄。只有南、北街的兩座石單拱橋和小北街的三步兩橋還存在。1972修建壹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孔連拱橋,長100米,寬8米。橋面水泥欄桿202根,載重30噸,位於北渡口,是溝通鎮內東西交通的主要道路。1676在上渡口處修建了壹座石制兩孔連拱橋,長50米,寬6米,是溝通城鎮南北的主要道路。目前福柳鐵路、福柳高速、G105、S310等主幹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基礎設施
在1984之前,用於照明的剩余電力照明是由城鎮的工廠、政府機關和少數家庭生產的,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後來昌吉變電站架設10千伏線路送電到部落虎和河口鎮籌集5萬元,由線路t接,安裝變壓器,架設低壓線路。從此,河口人正式用上了電。
網絡:
主要針對中國電信,地區內有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金融:
主要有中國農業銀行(陡崗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龍聯路)、農村信用社(常州路)。
直播:
2004年,省紡織物資公司在鎮中心區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面積80.37畝、商業店鋪近800家的綜合批發零售市場,顯著提高了河口鎮商業貿易的吸納和輻射能力。2006年,河口建立了占地23畝的“大星小商品市場”,進壹步提升了河口的綜合商業實力。2007年,新改建的河口農貿市場(40畝)也投入使用。
道路:
2008年全鎮實施道路亮化修復工程,所有街道晚上都有路燈。所有的街道都幹凈整潔。杭河口汽車站,東西南北都有公交車。河口-長江三角洲。河口到周邊城市。河口至周邊集鎮。很方便。消費數據: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1.59萬元,同比增長21%。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40萬元,2008年7924萬元,2009年901.6萬元。學校:河口有省級文明單位和市級示範中學壹所,河口鎮初級中學壹所,曹樓職業中學壹所,民辦學校壹所,小學幼兒園十多所,輔導班夜校壹所。學校有5000多名師生。
糧庫:省級糧庫——安徽霍邱河口省級糧庫,庫容1.5萬噸,位於鎮中心。
電視臺:2005年投入654.38億元對鎮有線電視網進行改造,並與霍邱縣有線電視網聯網。
行政村:
全鎮轄高楓、草樓、王贏、喬林、三河、十三灣、聯合、竹塔、永安、柏林、艾敬、河口、小巖等13個村、60個村民小組、居民委員會。
鎮行政部門:
鎮政府及以下相關部門:經濟發展辦公室、財政所、國土資源管理所、農經站、計劃生育辦公室、勞動人才服務站、河口派出所、司法所、河口法院、河口供電所、河口糧站、河口軋花廠、河口供銷社、農行河口支行、河口信用社、河口電信局、郵政局、河口醫院、河口藥店、水利站、畜牧站、廣電文化。黨員1,305人,黨員34人,黨員221人,黨員71人。黨委下設42個支部,169個黨組,63名村幹部。
農業與人口:全鎮現有農業人口20562萬人,耕地2.9萬畝。2006年農民人均農業純收入達到2300元,增長10%。部落虎支渠是該鎮農業生產用水的主要渠道,全長70華裏。鎮上有3座泵站和3座排灌站。
蔬菜之鄉
河口鎮曾經是皖西最重要的蔬菜基地之壹。除兩個專業蔬菜村外,全鎮其他各村均有壹定規模的蔬菜種植基地,蔬菜種植總面積約占全鎮耕地總面積的8%,達到2000畝。塑料大棚和反季節蔬菜種植技術被廣泛應用,鎮上壹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供應。由於品種多、產量大,其蔬菜銷售面積逐年擴大。現在,河口蔬菜不僅銷往六安、霍邱、金寨、姬野等地,還遠銷河南固始等周邊縣鄉。全年蔬菜總產量約2000噸。
畜牧業和水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河口鎮位於該縣幾條主要河流的交匯處,畜牧業和水產品豐富。除了豬、白鵝、鴨、土雞等傳統牲畜,近年來,以泥鰍、黃鱔、甲魚、龍蝦為主的水產品集中收購和長途販運在這個小鎮也異常火爆,不僅吸引了周邊十余個鎮的農民前來交易,也豐富了合肥、南京等城市居民的菜籃子。現在,全鎮水產品日交易量在500萬只左右,呈現出購銷兩旺的態勢。
商品批發配送中心
河口鎮自明清建鎮以來,作為日用品批發市場繁榮發展。目前,全鎮共有批發商店40余家,超市10家,日商品交易額50多萬元。由於送貨上門的模式,其貿易輻射區域逐年擴大。如今,隨著原安徽省紡織貿易物資總公司投資新建的河口集貿市場的逐步建成,河口日益成為皖西、豫東周邊城鎮的日用品批發中心。大米加工基地霍邱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大米是該縣的主要農產品。河口糧油儲備站是省級儲備糧,年儲備3萬噸。全鎮有福來精米廠等大小大米加工廠30余家,每天可加工大米600噸,產品遠銷江蘇、浙江、廣東等省。
文化之鄉
歷史上,河口鎮曾是霍邱縣三大鎮之壹。鎮上的河口中學是壹所完全的縣直屬中學。創建於1954,現為省級文明單位、市級示範高中。此外,還有河口鎮中學、曹樓職業學校、河口第壹小學、第二小學、中心幼兒園、民辦中學等,在校學生2萬余人,覆蓋全縣32個鄉鎮。河口文化站投資1.2萬元鋪設光纜,實現了與霍邱縣有線電視網的連接,極大地豐富了全鎮人民的業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