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沙漠之舟”之稱的駱駝以其耐渴耐熱而聞名。他們可以在炎熱的沙漠中行走,幾天不喝水,很少出汗。流汗對於沙漠中的動物來說是壹個兩難的問題,因為流汗可以散熱,但是也會失水。駱駝的駝峰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壹般認為駝峰可能儲存水分,但儲存的其實是脂肪。駱駝把本應分散在全身的皮下脂肪集中在背部的駝峰上。皮下沒有脂肪,不出汗很容易散熱。當妳餓的時候,妳可以把駝峰裏的脂肪轉化為能量。長時間沒有水喝的時候,甚至可以把壹些脂肪變成液體。所以“瘦”的駱駝應該是指有駝峰似的幹扁皮的駱駝。
駱駝背上有兩個高聳的“肉鞍”。駝峰是駱駝的營養庫,與背部肌肉相連,由豐富的膠質脂肪組成。駱駝的駝峰重約40公斤。駝峰是中國傳統食譜中不可多得的美味。駝峰還有藥用功能。駝峰味甘性溫,有潤燥、祛風、活血、消腫的功效。
對於沙漠地區的遊牧民族來說,駱駝的重要性不亞於馬。有兩種駱駝:阿拉伯單峰駱駝和夏季雙峰駱駝;前者適應炎熱的沙漠環境,後者適應寒冷的沙漠環境。這兩種駱駝都可以生活在連驢子都會餓死的地區,依靠駝峰儲存的脂肪和多腔胃儲存的水,可以不吃不喝地行走數周。駱駝最早被馴化的時間和地點尚不清楚,但到了公元前1000年,穿越中亞和中東沙漠地區的運輸已經完全依靠這種“沙漠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