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接到兒子的電話自然很高興,第二天就從老家趕了過來,但婆婆的到來並沒有讓馬寶輕松,反而讓馬寶更加疲憊。婆婆說是來帶孩子的,其實她天天打牌,很少在家。每頓飯都是小劉做飯,婆婆定點回家。在別人眼裏,婆婆是從農村過來照顧母子的,但其中的痛苦,只有小劉知道。
那天丈夫下班後,小劉去廚房做飯,婆婆在客廳看電視。飯做好了,小劉把菜端了出來。就在這時,孩子突然在房間裏哭了起來,小劉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房間給寶寶餵奶。沒想到,餵完孩子,桌上的菜沒了,馬寶崩潰了,責怪了幾句。沒想到,丈夫大怒:“吃完了不會再做吧?”丈夫的話讓馬寶感覺像壹把刀。
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寶爸成為剁手掌櫃,喪偶育兒家庭壹般都離不開以下兩種結局。
1:影響孩子成長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三觀的養成與家庭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和諧的家庭應該是父母對孩子的共同教育和養育。在壹個家庭中,如果父親什麽都不管,母親什麽都要操心,孩子的性格就會出現問題,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自卑,長大後也就無法有正確的婚戀觀。
2.夫妻不和,家庭破碎。
現在,有許多離婚的夫婦。除了婆媳矛盾,丈夫不帶娃,不承擔做父親的責任也成為壹大原因。對馬寶來說,生孩子是他們壹生中最艱難的時刻,馬寶每天都很累。丈夫不僅沒有理解和幫助,還無視馬寶的努力,甚至嘲笑馬寶,這將導致家庭破裂。
孩子和父母在壹起的時間最長,他們的壹言壹行,人生觀也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作為寶爸,他們也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
(1)、尊重和關心妻子
夫妻關系如何,相處是否和諧,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寶爸首先要在家庭中扮演好丈夫的角色。當夫妻倆遇到問題時,寶爸也要用平和的語氣和溝通。如果他們有問題,盡量不要吵架,不要冷戰,否則不僅影響感情,還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孩子性格叛逆。
(2)陪伴孩子成長
成年人在工作中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寶爸。大部分爸爸工作都很忙,正常工作之外還要加班,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所以母親承擔了父親的角色,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需要母親和父親的陪伴。所以父親也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少花時間社交,周末多陪陪孩子,下班後多陪孩子聊聊壹些有趣的事情,這些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愛。
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而孩子好不好和成長環境有很大關系,父母的感受如何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照顧孩子不僅需要馬寶的參與,也需要寶爸參與他們的成長。父母只有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家庭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