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出於尊重,我把課堂筆記借給了別人。後來同學A把高年級筆記借走後,我說:“快抄下來,快點還給我。”結果A回了壹句“急什麽?我不是不把它們還給妳。”打著呵欠,心裏壹股無名怒火,為什麽借款人反而成了大叔?
後來,學生通常拒絕借閱資料。起初,他們確實感到內疚,認為這樣做太自私了。但是如果他們借了,他們就會整天不開心。“我為什麽要免費分享給別人?”所以權衡之後,我慢慢學會了為了自己的好心情,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
說實話,學會拒絕,真的是壹門學問。
拒絕的理由如下:
禮貌版:我也沒寫;我也記不清楚了;我不太明白;我的筆記很亂...(腦子好的人基本都知道妳什麽都不想借給他)
抱歉,我不喜歡借筆記/分享信息。(態度壹定要真誠不可動搖,不要表現出左右為難,不喜歡把筆記借給別人,不喜歡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合理的,不存在私心,個人喜好,個人選擇。)
但這些只針對那些只想免費得到別人所有勞動成果的人。
對於學生對個別問題的詢問,如果可以的話幫助他們,比如壹個他沒有理解清楚的問題,課堂上的壹個重點範圍等。,舉手之勞,每天把它當成壹件好事。
看了幾個回答,其中壹個提到了格局的問題,大概是說“人要大方,能分享就分享。”不過我覺得要體現自己的格局,也要體現在對的人身上。比如同學X自己主動整理資料並願意分享,或者在妳分享後補充、修改、完善妳的資料,那就不用我說了,大家都會喜歡和這樣的同學X分享資料。
對於那些向別人要資源卻不感恩,被拒絕罵人的人,還是遠離為好。
而且,我有壹個奇怪的習慣。我把我的資源分享給壹個人之後,我會直接告訴他,沒有我的允許,不要把這個信息分享給別人。我真的很不喜歡這種“借花獻佛”的做法。
久而久之,身邊的同學朋友都了解了我的習慣,不會提出過分的要求。而且正常人會理解整理信息的辛苦,不會直接要求妳分享給他。
大學生活教會了我很多關於“分享還是不分享”的選擇。從開始的【不情願卻無奈的分享】到【拒絕壹切分享請求】再到【選擇性分享素材】,我們形成了自己的“分享還是不分享”的三觀。心路歷程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
總之,自私不是別人決定的。分享與否由妳決定。不要為了所謂的“大度”而讓內心充滿焦慮和委屈。
當然,如果遇到對的人,嘗試分享壹下也是不錯的選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