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史料記載,東溝原名徐莊,是村裏的壹個大徐家。清初從鳳臺縣南寨街遷來,在村西主幹道入口處開店。後來其家族生意壯大,逐漸發展成為許莊鎮。清朝道光年間,徐家後人許衡步入仕途,開始修建東溝村,並特意選址修建規模宏大的徐家大院。到清朝末年,徐莊和東溝寨統壹為東溝鎮。由於村鎮地處交通要道,礦產資源豐富,東溝逐漸發展成為商賈雲集的大型集鎮,故有“壹碼頭四十裏河”之稱。解放後成為晉城西部的政治文化中心,冶煉、煤炭、商業發達。80年代更名為大東溝鎮。過去徐佳大院有18個院落,大門高大,房屋相連,屋檐重疊。整個建築群分別由南北兩條縱向地道連接18個院落,形成大院帶小院、小院帶大院的建築格局。
前庭後面不僅有廳堂院落,還有形制規整的“四大八小”四合院,還有高度超過15米的三層磚砌建築,其中以廳堂院落、新院落和三個四合院最為完整。獨特的屋檐建築,屋檐下雕刻精美的屏風,中西合壁的拱形門窗,無不體現出這座官邸在過去的極度奢華。
更有意思的是,院落之間,還有幾條狹窄的通道,有些通道的墻洞裏還配有磨子和水井。這些旋轉的狹窄通道深藏在高墻環繞的院落裏,陌生人可以進入迷宮。徐佳四合院的建築特點是簡單而宏偉。地面裝飾簡潔大方,窗欞門圖案規整,體現了官邸建築的獨特風格和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