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芬蘭有諾基亞市、諾基亞湖和諾基亞河嗎?

芬蘭有諾基亞市、諾基亞湖和諾基亞河嗎?

呵呵 確實是沒有

下面是芬蘭的相關資料

芬蘭

獨立日:12月6日(1917年) 政體:***和制

面積:337030平方公裏

人口:519.1萬(2003.7)

民族:Finn@93%,Swede@6%。 語言: Finnish@93.4%、Swedish@5.9%

宗教:基督新教@89.0%,東正教@1.0%

首都:Helsinki 二城:Espoo

貨幣:EUR(歐元)

時區:GMT+02,使用夏令時

國慶:12月6日

國花:鈴蘭、繡球菊

國鳥:大天鵝

國歌:《祖國》.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壹說象征藍天。芬蘭有超過四分之壹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系。該國旗是1860年前後根據芬蘭詩人托查裏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制作的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五個省和壹個自治區:南芬蘭省、東芬蘭省、西芬蘭省、奧魯省、拉畢省和奧蘭島自治區。

自然地理:面積為33.8145萬平方公裏。位於歐洲北部,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為鄰,東面是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沒有潮汐的波的尼亞灣。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亞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為200—300米的冰磧丘陵,沿海地區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蘭境內擁有極其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國森林面積達2600萬公頃,人均林地5公頃,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國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蓋,其覆蓋率居歐洲第壹位,世界第二位。樹種以雲杉林、松樹林和白樺林居多,茂密的叢林中到處是鮮花和漿果。南部的塞馬湖面積達4400平方公裏,是芬蘭第壹大湖。芬蘭的湖泊與狹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連,從而形成互相溝通的水路。內陸水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的海岸線曲折,長達1100公裏。魚類資源豐富。芬蘭有1/3地區位於北極圈內,北部氣候寒冷、多積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陽,夏季5月底至7月底晝夜都可見到太陽。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歷史

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12世紀前,芬蘭為原始公社社會時期。12世紀後半葉開始隸屬於瑞典,1581年起成為瑞典的壹個公國。1809年俄國、瑞典戰爭後,被俄國占領並成為沙俄統治下的壹個大公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後,芬蘭於同年12月6日宣布獨立,1919年成立***和國。1939年至1940年芬蘇戰爭(芬稱“冬戰”)之後,芬被迫同前蘇聯簽訂了向蘇聯割讓領土的芬蘇和約。1941年至1944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芬參與了對蘇戰爭(芬稱“續戰”)。1944年2月,芬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1948年4月,又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冷戰後,芬蘭於1995年加入歐盟。1999年創始加入歐元區。

政治: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和國總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壹次。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新憲法加強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減了總統部分權力。議會為壹院制,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由選民直接選舉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最高司法機關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9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長和20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政府機構和省、市(縣)機構的行政案件。起訴機關是各級檢察院。另設有國家法律監察官,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內閣和政府各部門的決定是否符合憲法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長、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

地理

基本位置:地球/東半球-北半球/歐洲/北歐

地理區劃:

1)本土 2)Aaland群島(位於波羅的海)

陸地界:729公裏對挪威,586公裏對瑞典1313公裏對俄斯。

海岸線:1126公裏(不包括島嶼)

海占有:領海12海裏對波的尼亞灣,4海裏對芬蘭灣,專屬漁區12海裏。

氣候:屬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2月平均氣溫-14~-6℃,7月平均氣溫13~18℃,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耕地面積:640平方公裏

人口壯丁率:66.9% 壯丁性別比:1.02男/1女

人口增長率:0.14% 平均壽命:女81.68歲,男74.28歲

平均母嬰率:1母/1.7嬰

國民識字率:100%

主要國民外語:

1)瑞典語 2)英語 3)德語

政治

建國:

1917年12月6日從俄國獨立。

憲法:1919年制定。

國家元首:總統,Tarja HALONEN(女),2000年3月1日就任。

政府首腦:首相,Matti VANHANNEN,2003年6月24日上任。

議會:壹院制,***200個議席,任期四年。

行政區劃:設省(L?ni)、道(Maakunta)、縣(Kunna)三級,***有6省,20道。

經濟

人均GDP:26200美元(2002)

三率:

(2002)經濟增長率:1.1% 通貨膨脹率:1.9% 失業率:8.5%

(2001)經濟增長率:0.6% 通貨膨脹率:2.6% 失業率:9.4%

(2000)經濟增長率:5.6% 通貨膨脹率:3.4% 失業率:9.8%

(1999)經濟增長率:4.0% 通貨膨脹率:1.4% 失業率:10.2%

三大出口夥伴:德國@12.4%,美國@9.7%, 英國@9.6%

三大進口夥伴:德國@14.5%, 瑞典@10.2%, 俄羅斯@9.4%

貨幣:EUR(歐元)

兌換率:1EUR兌?美元,?=1.0626 (@2002), 1.1175 (@2001), 1.0854 (@2000), 0.9386 (@1999)

交通

鐵路:5850公裏,其中電氣化鐵路2400公裏。

公路:77831公裏,其中有路面公路49789公裏,其中高速公路444公裏。

水路:6675公裏。

管道:原油0公裏;石油0公裏;天然氣580公裏。

機場:159個,其中有路面機場74個,其中主跑道3047米以上機場2個。

特色:首都赫爾辛基有地鐵和有軌電車。

傳媒

最大通訊社:芬蘭通訊社

最大報紙:Helsingin Sanomat

國家廣播臺:YLE

國家電視臺:YLE

國家窗口網站:www.finland.fi

其他

最大城市:Helsinki

地名<SUO>Helsingfors

地名<SSK>

城市人口55.5萬

Espoo Esbo 21.3萬

Tampere Tammerfors 19.5萬

Vantaa 17.8萬

Turko?bo16.7萬

Oulu Ule?borg

12.0萬

采摘采摘

到野外采摘野漿果和野蘑菇,是領略芬蘭清純大自然的途徑之壹。在其他國家,妳可能需要繳費,並且有地區限制,但在芬蘭國家法規Everyman's Rights的保障下,可以隨意采摘。在芬蘭,有67%的人會以此作為夏季的活動項目。

天文景觀

極夜與極晝

由於芬蘭的拉普蘭省的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所以可以看到極夜與極晝,在極晝中,午夜的天空也不會灰暗,即使在南部海岸,也有19-20個小時的日照。

北極光

在寒冷、幹燥的夜晚,緯度越大,越有多的機會看到北極光,北部的烏茨約基,每年觀賞北極光的日期為11月25日到1月17日

芬蘭Finland

位於歐洲北部的***和國。全稱芬蘭***和國。面積33.81萬平方千米;人口504萬(1992)。其中,芬蘭人占93.6%,瑞典人6.2% ,還有少數薩米人(以前曾稱拉普人)。芬蘭語與瑞典 語均為官方語言 。 88.4% 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 ,1.1%信奉東正教。首都赫爾辛基。

芬蘭國旗 國徽

地理 北接挪威,東界俄羅斯,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西北與瑞典接壤。海岸線長1100千米。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9%強 ,有千湖之國之稱 。西南部的塞馬湖最大,約4400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帕茨、凱米、科凱邁基等河。全國1/4領土在北極圈內。屬溫帶針葉林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 。從北至南年均降水量在400~700毫米之間。

歷史 12世紀前處於原始社會。12世紀後半期開始隸屬於瑞典。14世紀中葉正式成為瑞典王國的壹部分。1809年俄瑞戰爭後淪為俄國的大公國 。 1917 年 12 月6日宣布獨立 。1918年工人階級發動武裝起義,成立革命政權,後遭鎮壓 。1939~1940 年芬蘇戰爭之後 , 芬蘭被迫同蘇聯簽訂向蘇割讓領土的和約 。1941~1944 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 ,芬蘭參與對蘇戰爭 。 1944年2月芬蘭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了巴黎和約 。 1948年4月芬蘇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帕西基維、吉科寧先後擔任總統。1966年社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從此開始了以社民黨、中間黨為主的聯合執政局面,總理基本上由兩黨人士擔任 。 1979年3月議會選舉後,保守的聯合黨開始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但未入閣。1981 年吉科寧總統因病辭職 。1982 年提前進行總統選舉 ,科伊維斯托當選總統。在1987年議會選舉中,聯合黨獲勝 ,與社民黨、瑞典人民黨組成“藍紅”政府,改變了戰後40多年來主要由“中左派”政黨執政及20年來壹直以社民黨中間力量為主體組閣的局面。1988年的總統選舉,科伊維斯托再度當選總統。1991年3月議會選舉後,在野4年的中間黨獲勝,與聯合黨、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組成4黨聯合政府。1994年1月 ,芬蘭總統選舉,M.阿赫蒂薩裏當選總統 ,3月1日就任。

政治 芬蘭憲法於1919年7月17日頒布生效。它規定 :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和國總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解散議會,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壹次。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 ,壹院制 ,由選民直接選出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1991年4月26日由中間黨 、聯合黨 、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組成聯合政府。總理E.阿霍。

芬蘭主要政黨有:①芬蘭中間力量,簡稱中間黨,1906年成立。②芬蘭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1899年成立。③民族聯合黨,簡稱聯合黨 ,1918年成立 。④ 瑞典人民黨 。1906年成立,由芬蘭的瑞典人組成。還有芬蘭基督教聯盟 、芬蘭左派聯盟、綠色聯盟、芬蘭農村黨、芬蘭***產黨(團結)等。

經濟 20世紀80年代 ,芬蘭經濟以年均增長3.7%的速度持續發展 。1989 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四位 。 自1990年下半年起出現嚴重衰退 。1991 年4月上臺的新政府制定了壹系列緊縮政策,采取節約措施。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787億芬蘭馬克(按當年價格計算)。貨幣單位為芬蘭馬克,匯率為5.71芬蘭馬克兌1美元(1993)。

芬蘭自然資 源最豐富的 為森林 , 覆蓋率達 66 % , 約2006.5萬公頃 ,木材儲積量18.8億立方米 。 礦業資源以銅較多,還有少量鐵、鎳、釩、鈷等。煤炭資源豐富,能量相當於40億噸石油 。 有兩座核電站(4個核反應堆),核能相當於453.2萬噸石油 。 木材加工和金屬工業為經濟兩大支柱。化工、電子工業部門迅速發展。造紙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和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新聞紙占世界新聞紙總產量的6% 。 芬蘭農業與林業密切結合,幾乎所有農民都經營壹定數量的林地。森林管理、育苗、栽植、采運等均居世界先進行列。農畜產品自給有余。主要農畜產品有小麥、大麥 、燕麥 、黑麥 、黃油 、肉類、雞蛋、牛奶等。

芬蘭服務業發達,包括商業、貿易、旅館、飯店、銀行、保險、社會性服務業和公***服務業。主要旅遊點為赫爾辛基、土爾庫、中部湖泊地帶、北部拉畢地區和阿蘭島。

芬蘭小景

交通運輸發達。1991年有公路7.64萬千米 ; 鐵路5874千米,28%已電氣化。港口近30個 。有4家航空公司 ,國際機場有赫爾辛基、土爾庫和坦佩累。

芬蘭出口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強。約80%的木材加工產品和40%金屬工業產品供出口。所需能源的80%和許多工業原料均需進口。主要貿易夥伴是歐洲***同體國家和歐洲自由聯盟國家。主要投資對象為上述兩個歐洲組織的成員國。芬蘭主要外援對象為坦桑尼亞、埃及、肯尼亞、贊比亞、斯裏蘭卡和尼泊爾。重點項目為農業、水利、交通等。在芬蘭的主要投資國為瑞典、德國和英國。

文化教育 芬蘭教育事業發達 。 實行9年壹貫制的義務、免費教育。高等學校有赫爾辛基大學、赫爾辛基科技大學 、坦佩累大學等。主要報刊有《 赫爾辛基報 》、《晨報》、《新芬蘭報》、《首都日報》、《國土報》和《芬蘭社會民主黨人報》。芬蘭有5家通訊社 , 最大的為半官方的芬蘭通訊社,1915年創立。芬蘭廣播公司於1926年成立。芬蘭電視 臺1958年開始播送節目。

對外關系 芬蘭戰後壹直奉行同蘇聯保持友好睦鄰關系、不介入大國沖突、同各國友好的“ 積極的和平中立政策” 。為適應歐洲形勢變化,逐漸調整外交政策,在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睦鄰關系的同時,強調芬蘭中立的核心是軍事不結盟和防務獨立。

芬蘭與中國於1950 年10月28日建交 。 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壹直正常友好。1992年兩國貿易額為3.45億美元。

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芬蘭在繼續發展同它們的關系的同時,發展同歐***體關系,歐***體已成為芬蘭的投資和貿易的重要市場。1995年,芬蘭成為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成員國。同北歐國家的傳統合作是芬蘭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芬蘭重視同美國發展關系。同第三世界關系發展較快。

芬蘭歷史

芬蘭又稱“千湖之國”,在瑞典的埃裏克國王(King Erik)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壹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瑞典語壹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壹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壹篇民族詩史《卡勒瓦拉》(Kalevala)發表後才受到重視。

1808年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壹世的軍隊占領,此後芬蘭就壹直就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壹次簡短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提供了芬蘭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政治

芬蘭的政治體制以議會為主,雖然總統也有較大的權力。多數行政權力控制在由總理領導的內閣中,而總理由議會選出。內閣由中央政府各個部門的部長、總理本人與壹名大法官組成。

憲法規定,200人的壹院制議會(芬蘭語:Eduskunta;瑞典語:Riksdag)是芬蘭的最高權力機關。議會可以修改憲法,解散內閣或否決總統的決定;但議會無權改變司法決議。內閣或任意壹名議員都可以提出立法動議。議員任期4年,按比例選出。

司法體系分為壹個負責民事以及刑事司法爭議的法庭,以及壹個專門負責公眾與行政部分訴訟的特別法庭。芬蘭為明文法國家,法庭分為地方法院、地區上訴法院及最高法院。

行政區

芬蘭最早有12個省份(芬蘭語:單數l?ni,復數l?nit;瑞典語:l?n),1997年重新劃定行政區後現有省份減少到6個:

奧蘭府 (芬蘭語:Ahvenanmaan maakunta;瑞典語:?land)

東芬蘭省 (芬蘭語:It?-Suomen l?ni;瑞典語:?stra Finlands l?n)

拉普蘭省 (芬蘭語:Lapin l?ni;瑞典語:Lapplands l?n)

奧盧省 (芬蘭語:Oulun l?ni;瑞典語:Ule?borgs l?n)

南芬蘭省 (芬蘭語:Etel?-Suomen l?ni;瑞典語:S?dra Finlands l?n)

西芬蘭省 (芬蘭語:L?nsi-Suomen l?ni;瑞典語:V?stra Finlands l?n)

其中奧蘭府(?land)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

芬蘭被譽為“千島之國”與“千湖之國”:精確來說全國***有187,888個湖泊和179,584個島嶼。芬蘭地勢平坦,拉普蘭北部地區位於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海拔1,328米,為芬蘭最高點。除了湖泊之外,全國為大片森林覆蓋,可耕種面積較少。島嶼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蘭半島南岸地區,著名的有奧蘭群島。

芬蘭地處北溫帶,冬天寒冷,有時嚴寒,夏天則比較溫暖。芬蘭有四分之壹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這些地區夏天有73天,冬天有51天不出太陽。

經濟

芬蘭是壹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大約與英國、法國、德國或意大利持平。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制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非常發達,芬蘭是號稱因特網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壹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壹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由於天氣的原因,芬蘭的農業僅維持在基本農產品自給自足的水平。林木業作為出口的主要支柱,為農村人口提供了第二個工作選擇。芬蘭在1999年加入歐元體制,在未來幾年芬蘭將更快地於西歐經濟壹體化。

芬蘭的玻璃工藝制造世界聞名,金屬處理工藝也相當精細。由於盛產木材,芬蘭的家具設計和制造業在世界享有盛譽,20世紀初芬蘭設計的家具現在看起來依然非常現代。

人口

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

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

冬季戰爭後大約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戰爭賠款、失業問題以及對芬蘭保持獨立前景的不確定曾導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離開芬蘭。而到了1990年代,芬蘭又開始接收大批難民與移民。

文化

芬蘭嚴峻的氣候條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使芬蘭人形成了極富北歐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蘭人性格內斂,行事低調,但實際上內心充滿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並不隨波逐流,而是堅定的維護著自己的傳統文化。

芬蘭有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撰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史中最偉大的史詩之壹;著名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以充滿芬蘭本土傳統浪漫風格的設計在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潮流中獨樹壹幟。芬蘭還有壹批世界壹流的藝術家。尤為特別的是,芬蘭極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使許多幾十年前的工藝品和建築物在現代人眼中仍是新穎別致、富有想象力的傑作。出自芬蘭設計大師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簡潔實用的設計風格、優質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譽世界。

芬蘭還是聖誕老人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