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廚房裏的愛

廚房裏的愛

冬天,空氣不好的日子,就是宅吃,臥在沙發上,等著被投餵,慢慢恢復壹周耗去的元氣。

看著廚房裏的楊先生壹邊忙活,壹邊跟著耳機裏的旋律扭動肥碩的身軀,我和丫頭笑成壹團,模仿他的樣子,互相說:爸爸像個胖熊。廚房門打開,我和丫頭的兩碗飯先送出來,我們迅速移動過來,拿起筷子,扶著飯碗,望向廚房等菜。

他做飯依自己口味的時候多,我不是嫌太淡,就是嫌姜塊兒太大、花椒放多了、應該配胡蘿蔔而不是白蘿蔔、要先汆水再清炒,用他的話說是“就我事情多,愛挑剔”。現在,我慢慢不再多絮叨了,有現成的給我吃,做啥我就吃啥。三個人壹起在家吃頓飯,比吃啥更重要。

今天是臘八,楊先生早晨精心熬制了有18種食材的臘八粥,中午小火慢燉壹鍋胡蘿蔔玉米羊排湯,晚上煮了蘑菇雞蛋菠菜湯面。吃面的時候,我感嘆了壹句:幸福的家庭相似的地方,都是從男人下廚開始的。我們家如今也算步入幸福家庭的軌道了。他說:行啦,別哄我了。

其實,真沒哄他多幹活的意思。

據我觀察,人越老越幸福的壹個重要指標就是男人慢慢願意進廚房,張羅著給家人做飯。壹個做飯的老先生和壹個把家裏收拾的幹凈整齊的老太太,就是我想象中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媽不吃葷也不做葷,小時候,家裏只有過年的幾天是父親下廚。後來,我們離家住校、工作,每次回家,也必然是父親下廚。稀飯是媽媽煮,饅頭是媽媽加熱,主菜、配菜都是媽媽清洗、切好,但下鍋到出鍋,壹定是父親操持。包餃子,餃子餡調味、紅湯調味壹定是父親來做的。

回公公家,正餐,是二哥進廚房忙乎。楊先生說:那是因為我哥學過廚藝。我說:跟廚藝沒必然關系,妳哥做菜是因為他對於我們回去的重視。

家裏做菜的那個人,做的是菜,還是情。

每次去菜場,我特別留意那些會挑選菜的老頭老太。不知道買什麽的時候,不會講價格的時候,就跟著他們買,遇到熱心的,還會熱情地分享怎麽燒才入味。順便還能聽來好多幸福,兒子、女兒就喜歡吃爸爸燒的什麽菜,爸爸獨家菜譜秘訣是什麽。

有個朋友,每次回娘家,第壹眼看到的爸爸總是在廚房裏,鍋上坐著她最愛的湯,手裏正在收拾她最愛的菜;還有個朋友周末回到娘家,擺在桌上的是壹碗熱騰騰的雞湯餛飩,這湯是爸爸清早5點就去菜場買回的老母雞,燉了3個小時,這餛飩是爸爸跟媽媽倆人拆好壹只壹只螃蟹、剁碎豬肉餡,現包的。

丫頭不愛吃面條,自今年暑假,開始喜歡吃爸爸牌拌面,楊先生把黃瓜絲、胡蘿蔔絲、牛肉、雞絲、綠豆芽、菜秧、平菇,幾種菜組合搭配,拌上老幹媽豆豉,這孩子壹頓吃光壹大盤,從拌面開始,也敢吃辣椒了,還打算邀請朋友來家吃爸爸牌拌面。

想家,可能最想的是廚房裏的愛;等待孩子回家來,最想表達的愛,也是滿滿攢在廚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