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烹飪中總會留下壹些下腳料,這些下腳料經過加工後就是壹種難得的食物。如果處理不好,只能送到垃圾場清洗。尤其是肉餡料的下腳料,買回來的時候很貴,再扔就真的浪費了。比較好的下腳料可以用來燉肉或者炒菜,如果不行,我們也可以做肉餡吃。
但是,有壹部分肉是我們平時做菜不愛用的,但是這部分用得好也可以變成很有特色的菜。這部分是皮膚。朋友們,不知道妳們做菜的時候把刮下來的皮怎麽處理?反正在我們東北,皮經常放在燉肉裏。因為皮不好煮,燉煮是最好的做法。
但除了燉豬皮,還有壹種方法可以讓它成為美食。而且做出來的樣子比燉出來的好看多了。這個做法是把皮熬成果凍吃。凍皮是東北過年必備的涼菜。因為凍皮中膠原蛋白含量高,更容易形成冷凍食品。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水晶果凍是怎麽做的。做果凍需要很多皮,大概兩斤皮就夠了。然後加入蔥、姜、八角、醬油、食用鹽、蒜末、辣椒油、花椒粉、香菜末、料酒作為輔料。
然後我們清潔皮膚,去除上面的毛發。然後將鍋放入冷水中焯水,去除雜質和血沫。取出瀝幹備用。我們用刀把皮膚上多余的脂肪刮掉,這很重要。如果有脂肪,在後續的烹飪過程中就不容易產生凍結物。
刮去肥肥的豬皮放入鍋中加入冷水。這次我們放了少量料酒和花椒粉進去焯水。時間三分鐘左右,然後取出瀝幹備用。然後我們用絞肉機絞碎煮熟的豬皮。
將肉末放入較大的鍋中,然後倒入兩公斤水,加入八角、姜片、蔥段,大火燒開。如果煮的時候還有泡沫,用勺子把它撈出來。果凍裏壹定不能有雜質,不然煮出來的果凍看起來不會那麽鮮艷。水開後,我們加入少量料酒,然後小火煨壹個小時。壹小時後,湯變濃了。這個時候我們加少量的鹽調味,然後繼續煮五分鐘左右。
然後我們把蔥和姜拿出來,把煮好的湯倒進壹個盆裏自然冷卻。然後放在冰箱裏放壹晚上,第二天沿著盆邊,就可以把果凍拿下來了。將果凍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放入盤中。然後我們將洋蔥、大蒜和紅辣椒與醬油、糖、香油、醬油、醋和辣椒油混合制成蘸醬。晶瑩剔透的肉凍本身沒什麽味道,等我們拿到調料就變得好吃了。果凍儲存時盡量低溫保存,因為純皮果凍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溫度稍高就容易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