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老了,開花了。
壹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0 ~ 40厘米,細長直根,白色,直下,莖分枝而直立。根生葉簇生,羽狀深裂,疏生全緣,上部裂片三角形;莖生葉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近線形,基部耳形,邊緣有凹缺或鋸齒狀,或近全緣,葉兩側有單個或分枝的絨毛,邊緣稀疏分布白色長睫毛。花多,頂端生成腋生總狀花序;花萼4片,綠色,平展,卵圓形,基部截形,具白色邊緣;花瓣倒卵形,瓣爪,4片,白色,十字形,直徑約2.5毫米;雄蕊6,4強,基部有綠色腺體;雌蕊1,子房三角狀卵形,花柱極短。短莢呈倒三角形,無毛,扁平,頂端略凹,長6 ~ 8毫米,寬5 ~ 6毫米,有殘留花柱。種子約20 ~ 25粒,排成2列,小,倒卵形,長約0。八毫米。花期為3月至5月。
薺菜薺菜享有很高的聲譽。古往今來飽餐壹頓的文人墨客,記錄了壹系列贊美薺菜的歌詞和詩句。陸遊曾背誦《吃芥菜十韻》,蘇軾《隨我寫十二書》,華佗《野菜譜》,都記載了人類吃芥菜的故事,流傳至今。農歷三月初三,有“三月三吃芥菜煮雞蛋”的習俗。可見,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今天,人們對芥末都有壹種特殊的感情!
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沈澱,芥菜在我眼裏已經成了家的味道。小時候,作為壹個農村娃,每次放學我都喜歡走田間小道,因為我可以低著頭到處摘壹把芥菜,捧在手裏,飛快地跑回家,開心地遞給媽媽,喊著:“媽媽,我要吃薺菜餃子。這個時候我已經忽略了媽媽忙了壹天有多累!慢慢的,在我們小學的課本上,我讀到了張傑的小說《挖薺菜》。在這簡單的壹行字裏,我體會到薺菜不僅僅是壹份美食菜單,更是壹份需要我們繼續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