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健康橋」您吃對了嗎?控制糖尿病飲食是關鍵

「健康橋」您吃對了嗎?控制糖尿病飲食是關鍵

您吃對了嗎?控制糖尿病飲食是關鍵

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旨在強化護理工作者在糖尿病 健康 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幹預糖尿病危險因素,促進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發現與幹預,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有效預防與護理至關重要,而飲食作為護理的關鍵步驟,則更是控制好血糖的“駕轅之馬”,它貫穿於糖尿病治療的始終。“糖尿病患者在壹年四季、每食每餐均應做到良好的飲食管理,這樣方可控制好血糖。”甘肅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劉靜說,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糖尿病已經成為世界上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第三位嚴重危害人類 健康 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發生越來越趨向年輕化,防治應貫徹“早發現、早治療、早達標、早受益”的原則。如果家中有人患糖尿病,壹定要做好飲食管理,控制和延緩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從春、夏、秋、冬四季飲食習慣,全面為糖尿病患者的餐桌開出了壹份膳食菜譜。

超重肥胖屬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特征的代謝病。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壹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出現糖尿病典型癥狀並符合以下任何壹個條件的人,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壹天中任壹時間血糖 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水平 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哪些人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劉靜介紹,必須具備以下因素之壹:年齡 40歲、超重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靜坐生活方式、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兒(出生體重 4Kg)生育史等。

血糖數在6.1 mmol/L 空腹血糖(FBG)

劉靜介紹,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種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腎、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導致殘廢或者過早死亡。糖尿病常見並發癥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控制不良將產生嚴重危害,如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同年齡、同性別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並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年齡提前,病情更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保持合理膳食、經常運動的 健康 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糖尿病,”劉靜建議, 健康 人群從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後2小時血糖。

劉靜表示,已經是糖尿病的病友,也不要過多地悲觀,管理好每日餐桌上的飲食也相當於管理好了病情的發展。她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為糖友們開出了不同的飲食“清單”。倡導患者從控制飲食做起,遵循季節更替,穩步控制血糖。

春季

增加抵抗力可適當吃熱量較高食物

春季作為壹年之始,萬象更新,生機勃勃,機體生理功能和食欲都會發生變化。因此,糖尿病病友要合理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供給,提高機體免疫力。

身體的各個器官開始活躍,糖尿病患者更需增加營養物質攝入。春天會加速體內蛋白質的分解,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會引發壹系列疾病,為滿足新陳代謝,患者應及時增加抵抗力,適當地吃壹些魚肉、牛奶、牛肉、豆漿以及黃豆、核桃、芝麻等熱量較高的食物。可以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肉絲、酸肉、燴肉、肉丸子。少吃過酸、過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但春天也是壹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是氣溫乍暖還寒和冷暖驟變的時期。對於糖友而言,在選擇春季進補食品時,壹定要遵循“總熱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要嚴格控制高熱、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等食物的攝入,忌食大棗等甜品,適當增加山藥、粳米、花生、乳制品、蛋魚肉類等食品攝入,多食韭菜、大蒜、蔥、香菜、菠菜、薺菜、萵筍和萵筍葉等蔬菜。

秋季

禁忌寒涼高糖飲食

很多人都開始選擇在秋季進補,秋季進補需要註意很多問題,對於糖友來說更要註意秋季的飲食,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糖友平穩病情。

糖尿病患者秋季飲食需要註意保持好的飲食習慣。因為秋天的氣候比較幹燥,很多人會出現口幹舌燥的情況,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本身就會存在口渴的癥狀,因此,糖友更要註意防止秋季幹燥,平常要多增加飲水的數量和頻率。另外,很多人都很註重貼秋膘,免不了會吃壹些熱量過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要註意避免飲食攝入熱量過多,熱量過多就會導致糖尿病患者身體當中囤積脂肪,轉化成糖分,易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秋季天氣轉涼,糖尿病患者不要吃得過涼,如果吃了過多過於生冷寒涼的食物,容易導致各種消化道疾病的產生,而且也會影響到患者的生理代謝功能,對於血糖水平的穩定也會產生不利影響。也要註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和高糖飲食,包括蜜餞、西瓜、蜂蜜、紅糖等。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如苦瓜;糖分含量較低的水果,如蘋果、菠蘿、櫻桃等。蔬菜中,可以適當多吃南瓜、冬瓜、菠菜、油麥菜等。

夏季

容易出汗 多喝水少食多餐

夏季氣溫過高會導致食欲下降,很多糖友認為正好可以趁機控制飲食。其實,這種做法比較危險,因為夏季本身血糖值會降低,而大多數患者降糖藥還維持在以前的藥量,如人為地減少食量,則很容易造成低血糖的發生。同時,夏季能量消耗大,進餐時間也不規律,更要適量、規律進餐,才能較好地控制血糖。

糖友們可以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適當放寬主食量,少食多餐,或在兩餐之間、睡前增加適量水果,但要註意水果的含糖量。也不能完全用水果替代主食,要保證碳水化合物提供每日總熱量的50%-60%。

夏季出汗多,容易發生脫水,而且當血糖失控時,糖友更容易脫水。血糖越高,排尿越多。因此,糖友應多喝水,但壹定要限制酒精飲料。因為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差,夏季消耗大,體質就會相對較弱,進食涼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胃腸不適、急性胃腸炎,引起腹瀉,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這樣會使血糖升高,甚至誘發糖尿病急性並發癥。

冬季

控制主食攝入 選含膳食纖維高的水果

冬季,氣溫驟降,戶外活動減少,加之糖尿病患者機體防禦能力弱,容易使病情加重和並發癥多發。因此,糖尿病病友要合理調整飲食。

平時飲食中,糖尿病病人應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澱粉類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煎炸等食品。每天至少吃5種以上蔬菜,3種以上谷物、水果、奶制品或肉類,多吃粗糧,少吃精米、精面,控制零食如花生、瓜子等的攝入。

飲食烹調方法以少油為主,選擇蒸、煮、燜等制法,少用油炸方法,也少用味道濃的調味品(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多飲茶等無糖飲料,不要喝白酒,最多可以少量喝壹點葡萄酒。需要提醒的是,進餐時間要與口服降糖藥或註射胰島素要求的時間相配合,以免出現低血糖反應。

在冬季,糖尿病患者應將血糖控制理想後才能進食水果。血糖控制不平穩的患者,可先將西紅柿或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待病情平穩後再選擇進食水果。進食水果後,必須減少主食的攝入。建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保持在100-200克為宜。各種水果因品種不同,產生的熱量也有差異,如桃子和李子等水果在食用後血糖升高速度較慢,100-125克相當於50克米飯;獼猴桃、無花果的含糖量較少,可以吃150克,減50克米飯。選擇水果的原則為“兩低壹高”,即選擇含糖量低、血糖生成指數低、含膳食纖維高的水果。冬季推薦的水果有橙子、柚子、獼猴桃、蘋果。

專家簡介:劉靜,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甘肅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國家內分泌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中國循環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循環學會糖尿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循環學會糖尿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分會會長,甘肅省壹層次領軍人才,擔任《中華糖尿病雜誌》等多家雜誌編委。曾榮獲“甘肅省優秀 科技 工作者”“甘肅省我最喜愛的 健康 衛士”“中國內分泌代謝醫師協會醫師獎”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