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骨傷患者的營養食譜

骨傷患者的營養食譜

方1月季花茶

組成:玫瑰花瓣5克,紅茶3克。

用法:將玫瑰花瓣洗凈,用紅茶用開水沖泡,每日1次,連續1周。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適應癥:脫位復位初期,瘀血腫痛劇烈。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療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21。

方2黃酒燜蟹

組成:小河蟹5只,黃酒150g。

用法:將中華絨螯蟹洗凈搗碎,用黃酒燙熟,放入水中燉制,去渣取汁,適量飲用。殘留物可用於患處,每天兩次,持續1周。

功效:消腫止痛,祛瘀祛斑。

適應癥:早期脫位復位,腫脹,皮膚明顯青紫。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療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21。

方3炒油菜莧菜

組成:油菜莧菜250克。

用法:將油菜莧菜洗凈,切成小塊,用植物油炒油菜莧菜,加入少許精鹽和味精,每天吃兩次,1周。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腫脹明顯不消退。

來源:偏方。

方4紅豆筍湯

成分:赤小豆100克,綠豆100克,竹筍30克。

用法:將赤小豆、綠豆、嫩竹筍分別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500毫升,武火煮3分鐘,文火煮20分鐘,1周分批服用。

功效:消腫、活血、活血、利尿。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局部腫脹明顯,瘀血不退。

來源:偏方。

方5蒜蓉鯽魚湯

成分:鯽魚1,薤白25g。

用法:活殺鯽魚,去除鰓、內臟等。,洗凈,入油鍋炸至魚背微黃,加清水500毫升;薤白洗凈,用紗布包好,放入同壹鍋中,用武火煮3分鐘,加入黃酒、姜、蔥、精鹽等。,文火煮20分鐘,撈出薤白,吃魚喝湯1周。

功效:消腫、行氣、活血、利尿、祛濕。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關節腫脹疼痛明顯,關節活動受限。

資料來源:薛秀娟等《大眾藥膳》。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l,14。

方6韭菜炒佛手

組成:韭菜250克,佛手200克。

用法:韭菜洗凈,切成小塊;佛手洗凈,切成小塊。燒熱油鍋,將韭菜、佛手放入鍋中,翻炒至熟,10天分批食用。

功效:行氣止痛,溫經通絡。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中期,關節仍腫脹,活動不利。

來源:偏方。

方形7生菜拌蔥油

組成:生菜300g。

用法:生菜洗凈,去皮切絲,熱油中加入蔥花,與生菜絲拌勻,分幾次食用。

功效:疏通經絡,滋養筋骨。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中期,關節僵硬,不能活動。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療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22。

方8百合任濤湯

組成:鮮百合250克,桃仁20克。

用法:將鮮百合、桃仁洗凈,放入同壹鍋中,加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煮3分鐘,文火煮20分鐘,10 ~ 15天分批食用。

功效:活血止痛,和營通絡。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中期關節活動不良的患者。

來源:偏方。

方9木瓜粥

組成:木瓜250克,粳米50克。

用法:木瓜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清水500毫升,加入粳米,大火煮3分鐘,再文火煮30分鐘做成粥,趁熱食用。服用10 ~ 15天。

功效:筋腱持續受損,陣營暢通。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中期關節活動不良的患者。

資料來源:王。受歡迎的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44。

方10紅棗甘草大米粥

組成:大棗10枚,炙甘草5克,粳米50克。

用法:將大棗、炙甘草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000 ml,加入粳米,大火煮3分鐘,文火煮20分鐘成粥,趁熱分幾次食用。

功效:調養營,緩解疼痛。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中期,關節鈍痛。

來源:偏方。

方11豬蹄豆漿

組成:豬蹄2只,黃豆100g。

用法:豬蹄洗凈,切碎,放入鍋中,加入黃豆,加入1000毫升清水,煮3分鐘,加入少許黃酒、姜、蔥、精鹽,文火煮60分鐘,分批次食用,約10天。

功效:滋養筋骨,暢通關節。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的晚期,關節僵硬,不能伸展或屈曲。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療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22。

方12豬肝炒何首烏

組成:豬肝250克,鮮何首烏10克。

用法:豬肝洗凈,切成小塊;將鮮何首烏洗凈,切塊。將豬肝片和鮮何首烏炒熟,加入少許黃酒、精鹽等。,分幾次吃。

功效:養血滋陰,止眩暈。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期關節無力、視力模糊的患者。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療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22。

方13甲魚核桃湯

組成:龜肉50克,核桃20克。

用法:甲魚肉洗凈,切塊,核桃仁洗凈,剁成小塊,用豬油煸炒,加水1000 ml,用武火煮3分鐘,再用文火煮30分鐘,分幾次食用。

功效:大補陰血。

適應癥:中老年習慣性脫臼,伴有陰血不足,五官心煩,口幹乏力。

來源:偏方。

方14牛蹄金白質湯

成分:牛筋100克,白芷20克。

用法:牛筋洗凈,切成小塊;白芷洗凈,用紗布包紮。牛筋、白芷同鍋,加水1000 ml,煮3分鐘,去沫,加入黃酒、姜、蔥、精鹽等。,文火煮30分鐘,10-20天分批服用。

功效:強筋骨,利關節。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期,關節仍僵硬不能屈伸,腰膝酸軟無力。

資料來源:薛秀娟等《大眾藥膳》。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58。

方15豬蹄金芪歸湯

組成:豬蹄筋100g,紅棗15g,枸杞10g,龍眼肉15g。

用法:將豬蹄幹用清水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1000 ml清水,加入紅棗、枸杞、龍眼肉,用武火煮5分鐘,再用文火煮30分鐘。

功效:益氣補血,順關節。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期,氣血不足,肝腎不足,或習慣性脫位。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療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23。

方16桂圓紅棗粥

組成:桂圓肉50克,10大棗,粳米50克。

用法:將龍眼肉、大棗分別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000 ml,加入粳米,用武火煮3分鐘,再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10 ~ 20天。

功效:壯陽益氣,溫補中陽。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期,屬於腎陽虛,畏寒怕冷,手腳不溫。

資料來源:王。受歡迎的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90。

方17蓮子粥

組成:蓮子肉30g,粳米50g。

用法:蓮子肉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入粳米,用武火煮5分鐘,再用文火煮30分鐘,做成粥,分批次食用,10 ~ 20天。

功效:健脾補腎。

適應癥:關節脫位、脾腎兩虛、腹瀉、便溏、復位後期心煩失眠患者。

資料來源:王。受歡迎的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