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太空食品的發展有著什麽樣的過程?

太空食品的發展有著什麽樣的過程?

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食品也有壹個發展和改善的過程。以美國的航天食品為例,在60年代左右發射的飛船中,航天食品只是為了解決航天員的“溫飽問題”。那時發射的“水星”和“雙子星座”飛船中配備有三種食品:第壹種是糊狀食品,例如牛肉漿、蘋果漿、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它們被壓到鋁制牙膏殼內,吃時像擠牙膏似的,將它們擠壓到口中;第二種是“壹口吃”食品,就是將食物壓成壹小塊,壹口可以吃壹塊;第三種是復水食品,它是壹些冷凍幹燥的食品,加水軟化就可以吃了。這三種都不好吃,由於這兩個型號飛船飛行時間都很短(15分鐘~14天),座艙小,航天食品只要維持航天員的營養就可以了。

在70年代,飛船中配備的航天食品達到了“小康水平”。在美國的“阿波羅”7號、8號和9號飛行中,仍然采用的是“雙子星座”中的太空食品,航天員對這些食品非常不滿意,帶上去的食品常常出現剩余,航天員的健康水平也在下降。因此,不得不對航天食品進行改進。“阿波羅”10號以後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進,主要是改進了食品的包裝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樣。例如,將復水食品的包裝上加了壹個進水口,可加入熱水,用勺子吃;增加了罐頭食品;除了各種主食和副食外,還有水果蛋糕、小點心、果凍、桃幹、杏幹、梨幹等。“天空實驗室”飛行的時間是28~84天,飛船中的食品水準有了進壹步的提高:航天員采用6天的標準食譜,食品包裝也做了全面的改進,采用了加封壹層塑料膜的整蓋易拉式鋁罐包裝,可以對食物進行加水和加溫;實驗室中建立了微型的“太空廚房”,廚房中有食品貯存設備、食品制造設備和航天員進餐設備;航天食品的花樣和品種大大增加,在航天員的菜單上列了80種食品和飲料。

進入80年代後,美國主要發射的是航天飛機,每次飛行7~30天,航天員是6~7人,在航天飛機上的航天食品又有了重大改進,已經達到了使航天員“滿意的水平”,航天飛機中安裝了更為適用的“太空廚房”。航天飛機中的太空廚房實際是壹個多功能的食品加工和貯存櫃。貯存櫃中有食品貯箱、調味品貯箱、加熱器、分水器、餐具箱、清潔衛生用品箱和廢物箱。此外,還有壹個可以折疊的專門為了制備食品的臺子。航天員在飛行中按照菜單進餐,菜單上的食品保證壹周內不重樣。航天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點菜。此外,每天還有點心和零食。

空間站上的食品可分為三大類:日常菜單食品、應急供應食品和艙外活動食品。食品也像地面壹樣有冷凍食品、冷藏食品和室溫食品。應急供應食品是為了防備空間站發生嚴重事故或因某種原因不能供應而準備的食品,貯備了45天的用量。艙外活動食品是航天員在艙外活動時用的食品和水,它可以保證航天員8小時艙外活動的用量。航天員在發射前6個月可以選擇自己愛吃的食品,由航天食品專家為他們制定菜譜。全部食品都放在壹個“微壓後勤艙”中,發射後才搬到居住艙中。航天飛機和運輸飛船還給他們送去新鮮的水果和食品。國際空間站中的食品非常豐富,足可以開壹個“太空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