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寶黛悲傷的愛情故事,屬於言情小說。它始於浪漫,終於浪漫,但又不止於浪漫。裏面的人物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女生。人物栩栩如生。與《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相比,《紅樓夢》更貼近生活,有多情的黛玉、端莊穩重的寶釵、冷酷無情的鳳姐...這不是小說,顯然是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人或某類人。俗話說:三個女人的生活,如果再加上壹些愛情,那就是壹部好戲,而紅樓夢就是這樣壹部戲,會真實的展現人們眼中的閨閣生活。
如果妳想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精神和生活習慣,那麽《紅樓夢》就足夠了。在賈寶玉的《空國神遊》壹節中,作者寫道“萬物皆學,人之悟性為文章”。紅樓夢以言情開始,但又不局限於言情。正是在這裏,作者借用了寶黛的愛情悲劇和榮寧兩家由盛而衰的過程。用“十年心血不尋常,字字如血”來形容《紅樓夢》再貼切不過了。
《紅樓夢》的崇高地位與其中的詩詞歌賦是分不開的。每次讀《紅樓夢》,都驚嘆曹先生的文學功力。紅樓夢裏的詩很多,無論是金陵十二釵的判詞,還是大觀園裏女人寫的詩,每壹首都極其經典,且看戴宇的詩《唐多令》:
粉落百花洲,香留燕樓。壹圈又壹圈,壹隊又壹隊地圍成壹團。流浪也像壹種單薄的生活,空虛而浪漫。香草也知道悲傷,但是小花會變老。嘆此生,舍者得之。不管不顧,自己去和董結婚,又忍了很久。
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引用了很多典故,每壹個典故都用得恰到好處,讓讀者恍然大悟。比如黛玉和寶釵關系改善時,寶玉問黛玉:曾幾何時,孟光接手了洪亮案?如果妳不知道的故事,妳就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如果妳知道這個故事,妳又怎能不感嘆曹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呢?
《紅樓夢》作為中國小說的巔峰之作,推動了文學的發展,其經典之處還在於它的醫藥衣食住行,這對今天的中醫和方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