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建議的每人每天各種食物的適宜攝入量範圍,適用於普通健康成年人,要根據個人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勞動強度、季節等情況適當調整。年輕人和勞動強度大的人需要高能量,應適當多吃主食;年齡大,活動少的人需要的能量少,可以少吃主食。下表列出了三種能量水平下各種食物的參考攝入量。
平衡膳食寶塔建議不同能量膳食各種食物的參考攝入量(克/天)。
從事輕體力勞動的成年男性,如上班族,可參照中等能量(2400大卡)膳食安排自己的食量;從事中等強度體力勞動者,如鎖匠、卡車司機、普通農場工人等,可參照高能(2800大卡)飲食進行安排;不參加勞動的老年人可以參照低能量(1800大卡)飲食來安排。女性壹般比男性吃得少,因為女性體重較低,身體成分與男性不同。女性通常比做同樣工作的男性少需要200千卡或更多的能量。壹般來說,人的食量是可以自動調節的,當壹個人的食欲得到滿足時,他的能量需求也會得到滿足。
平衡膳食寶塔推薦的各類食物的攝入量是壹個平均值和比例。日常飲食應包括寶塔中的各種食物,各種食物的比例應與飲食寶塔中的比例基本相同。日常生活中沒有必要每天都按照“寶塔”的推薦量吃所有的東西。比如煮魚比較麻煩,就沒必要每天吃50克魚。每周吃2-3次魚比較可行,每次150-200克。其實,喜歡吃魚的人多吃魚,喜歡吃雞的人多吃雞都沒關系。始終遵循寶塔每層各種食物的大致比例是很重要的。
(二)同類互換,調配豐富多彩的飯菜。
人們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不僅是為了獲得均衡的營養,也是為了使飲食更加豐富多彩,以滿足人們的味覺享受。人如果每天吃同樣的50克肉和40克豆,時間長了難免會膩,那就無從談起合理營養了。寶塔裏的每壹種食物都有很多種。雖然每壹種食物與另壹種食物並不完全相同,但同壹種類的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往往是相似的,在飲食中可以互相替代。
平衡膳食寶塔的應用要把營養和美味結合起來,按照相似交換和多樣的原則分配壹日三餐。類似的交換是指以糧換糧,以豆換豆,以肉換肉。比如大米可以換成面粉或者雜糧,饅頭可以換成相應數量的面條、煎餅、面包。大豆可以與相當數量的豆制品或雜豆互換;瘦豬肉可以用等量的雞、鴨、牛、羊、兔肉交換;魚類可以用蝦蟹等水產品交換;牛奶可以與羊奶、酸奶、奶粉或牛奶涼拌互換。
多樣化是指選擇品種、形狀、顏色和味道多樣的食物,並改變烹飪方法。比如每天吃50克豆類和豆制品,通過掌握類似交換的各種原理,可以改變幾十種吃法,可以全額交換,即全部換成等量的豆漿或熏制,今天喝豆漿明天熏制;也可以部分互換,比如豆漿1/3,腐竹1/3,豆腐1/3。早餐喝豆漿,午餐吃涼拌腐竹,晚餐吃壹碗酸辣豆腐湯。表1、表2、表3、表4分別列出了幾種常見食物的互換表,供參考。
(3)合理分配三餐的食物量。
我國大部分地區居民習慣壹日三餐,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和間隔要與作息時間和工作條件相匹配。壹般早餐和晚餐分別占30%,午餐占40%,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平時早上工作學習比較緊張,營養不足會影響學習工作效率,所以早餐應該是正經飯。早餐除主食外,至少應包括奶、豆、蛋、肉中的壹種,並配以適當的蔬菜或水果。
(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
中國幅員遼闊,飲食習慣和產品各不相同。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才能有效應用平衡膳食寶塔。比如牧區牛奶資源豐富,可以適當增加牛奶的攝入量;漁區可適當增加魚類等水產品的攝入量;在農村山區,可以利用羊奶、花生、瓜子、核桃、榛子等資源。在某些情況下,由於地域、經濟或產品的限制,無法使用類似的互換,豆類也可以暫時代替奶類和肉類;或者用雞蛋代替魚肉;必要時,也可用花生、瓜子、榛子、核桃等幹果代替肉、魚、奶等動物性食物。
(五)形成習慣,長期堅持。
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結果。寶塔在均衡飲食中的應用,需要從小養成習慣,持之以恒,才能充分體現其對健康的巨大促進作用。
三、各種食品交換表
表1谷物交換表(相當於100克谷物)
表2豆類食物互換表(豆類食物相當於40克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