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藏族婚俗

藏族婚俗

藏族以豪放、深情的歌舞豐富著生活,所以有了歌舞中的婚禮。藏族青年男女在歌會茶會中以歌相識。在相戀後以情歌情話談情說愛。婚禮中,男女雙方家庭要特意邀請能說會唱的男子充當喜官,作為迎親隊伍和送親隊伍的領頭。中甸藏族嫁者(或入贅者)出門前,父母作臨行囑咐。出門時唱告別歌,如泣如訴。屆時,喜官手中要捧著潔白的哈達,帶領隊伍繞柱而歌。送親者騎馬而行,途中唱路歌村歌,將壹份深情藉歌傳給途中景物,傳給全村人,以喜氣祝願村中萬事萬物美好興盛。娶方已在門前列隊迎候,備好香案、下馬桌和背水女童。當送親隊伍到達時,充當迎親隊伍首領的喜官就上前恭請送親隊伍,喜官在下馬桌上下馬。有的地方的婚禮,在下馬前還要舉行迎福儀式。送親隊伍派壹個騎手,手掌箭旗往離家門口較遠的地方迎候,視為迎福。送親隊伍則唱著福歌而來,表明將福份帶來了,呼喚福主來迎接。迎福者聽歌後騎馬繞送親隊伍壹圈,道壹聲辛苦,然後高喊:“福份來了!”飛馬奔向村中迎親方家門,以示迎來了福份。此時還有情趣盎然的壹個“插曲”,送親的騎手也飛馬而前,旨在追趕迎福的騎手,如果追上了,可用鞭子“懲罰”他。其實,這正是青年騎手表演騎技的好機會,且讓婚禮中的人們多了壹份笑鬧之趣。送親隊伍下馬後,將哈達獻在背水女童的水缸上,以示吉祥如意,然後唱門歌。門時,迎親者邊蘸水酒向送親者和新人,邊唱“灑水歌”。進門後,送親者還要唱贊歌,贊揚新人人門的家中祖輩等,然後宣布陪嫁禮物。新郎新娘下跪點燈,披系紅繩,就標誌正式成婚了。宴席上,新娘夫婦向賓客獻茶敬酒,以示謝意。中甸壹些地方的婚禮中還有婚宴最後的“廈覺”儀式:主人為客人獻上青裸酒,收下客人的賀禮,然後從喜官開始,依次脫帽致幽默恢諧的笑詞,互相取笑,使婚禮氣氛更趨於活躍。送親隊伍返回前,喜官還要唱“囑咐調”,以眷謄之心,請迎方家人親友善待進門的新人。當晚,迎方家舉行鍋莊舞會,長的通宵達旦甚至數日不歇。

德欽藏族婚禮中歌的氣氛更為濃厚,以壹套完整的婚禮歌貫穿始終。先以歌求婚。媒人向女方(或男方)父老叔伯獻上酒,唱歌求天神龍王之意、父老叔伯之心。送親隊伍和迎親隊伍中的喜官是歌唱的領頭者。在女方家中,迎親者為催促新人出門,要唱《起座歌》,迎親者請送親者起座,送親者以相應唱詞請迎親者耐心等待時辰的到來。新人出門前,喜官唱告別歌,以美好的語言,留下美好的心願。新娘出門,唱乘馬歌,營造壹種吉祥的氣氛。然後雙方以問答的形式,唱起程歌、攔路歌,壹路上,過岔道唱岔道歌,遇橋梁唱過橋歌,見水唱水、見山唱山,見了瑪尼堆就要唱敬神歌。送親者作趣,迎親者湊趣,壹路洋溢著歡歌笑語。在問答唱合之中,送親者竭力設問,迎親者就要設法流利應答,若有無以對答的情況,就客氣地向送親者敬酒獻哈達,席地而坐的送親者也就起身前行,使新娘在蔔封決定的時辰跨進新家。到了男方家門口,迎親者舉行迎接儀式,之後,進門又有進門歌。進門後,上樓唱攀梯歌,座唱卡墊歌,人宴席唱席位歌……。歌聲就這樣烘托著婚禮的氣氛。男方家婚禮高潮中,還要唱圓夢歌,送親人和迎親人以美言給婚姻壹個圓滿的祝願和美好的象征。在離開前,送親者唱寄托歌,標誌著已將新娘寄托在幸福的新家,懇請新家給她照護。在州內壹些藏區, 曾盛行搶婚習俗。 當有情的男女不能自由結合或無財力舉辦婚禮時, 就由壹方結夥背著另壹方父母將另壹方強拉回家。 所謂“搶”,其實也只是壹種形式稱謂,被搶的人心甘情願,過後,搶方托人向被搶方父母賠罪稟明,被搶方父母也壹般不再反對,婚事就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