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必須充足
由於這壹時期能量消耗大,蛋白質的需求高,主食的量應較兒童時期大大增加,壹般每餐應達150克~200克,以保證主要供能的碳水化合物的供給。可吃些產熱量高的饅頭、燒餅、米飯、油條、糕點等,粗糧細糧應交替搭配,使各類谷物營養素起互補作用。輔食應多樣化,葷素菜應合理搭配,以供給足夠的蛋白質、脂肪以及各類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必需營養素。
充足的優質的蛋白質
蛋日質每日每千克體重應供給1.6克-19克,並保證量足、質優,1/3~1/2應來自動物蛋白或豆制品,以滿足身體加速生長和智力發展的需要,提高抗病能力。
補充鈣、鐵、碘、鋅等元素
這幾種元素是青春發育期需要較多也最易缺乏的。青少年骨骼生長迅速,特別需要補充鈣和磷,應多食富含鈣、磷的蔬菜、豆類、海產和乳類。每天喝壹杯牛乳或豆漿可獲得較多的蛋白質和鈣,有利於防止青少年期的晚發性佝僂病和骨軟化癥。隨著體格增大,血容量也擴增,為此需要供給大量的鐵,以便用來制造紅細胞,防止引起缺鐵性貧血。男孩每日約需鐵15毫克;女孩月經來潮時體內每日都有鐵的損失,故需每日供給18毫克,不然女孩更易發生貧血。青春期性腺性器官發育達到高峰,鋅的供應也十分重要。肉類含鋅量高,故每日應攝入壹定量的肉食。碘也是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青春期需要量較童年增加,供應不足易發生甲狀腺腫。故含碘量多的海產品如紫菜、海帶、海魚、蝦等可經常食用。
註意補充各種維生素
中學生用眼多,維生素A供應充足有助於保護視力,又可預防呼吸道感染。維生素B與補充能量消耗有關,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又為許多酶的輔酶,都須充分供給。青少年戶外活動的接觸日光的機會多,壹般不需額外增加維生素D,但在北方和戶外活動少的寒冷季節也應考慮補充維生素D制劑。
良好的飲食習慣
青少年喜結伴行動,互相模仿,在飲食習慣上也常相互影響,容易發生飲食無節制,暴飲暴食,偏食、忌食、挑食,愛吃零食,以及女孩子為怕肥胖而節食減食等行為。因此應誘導啟發他們自覺制止這類不良習性,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重視集體夥食的營養
大多數中學生需在學校或居民區搭食,故應重視辦好集體夥食,要每周有食譜,做到平衡膳食,品種多樣化,並註意色香味。還要定期進行營養計算,保證營養素的充足供給量。重視飲食衛生,防止腸道傳染病。
註意家庭膳食
家庭膳食要量夠且質優,菜譜也應多樣化,每日供應肉蛋類葷菜100克~150克,豆類50克,每日供牛乳或豆漿壹瓶。每日糧食供應量為500克~750克,蔬菜約為300克~500克。三餐不足時可補充點心,供應富含能量和蛋白質的肉包子、蛋糕等,但不宜多吃零食如糖果、話梅、瓜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