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什麽樣的患者不能吃普通鹽?

什麽樣的患者不能吃普通鹽?

專家如何吃鹽是科學的。

誰應該少碰鹽?

通常人體組織中水和鹽的濃度為0.9%,即100毫升水含鹽0.9克。這種濃度的生理鹽水在醫學上稱為生理鹽水,這種生理鹽水在醫院裏多是註射給病人的。但是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湯,都不是這個濃度,鹽的含量比人體組織多很多倍。這些食物吃下去,鹽分被吸收後,最終通過排尿和出汗排出體外。

& lt-畫中畫廣告開始-& gt;& lt-達能在主頁面的畫中畫廣告-& gt;& lt-畫中畫廣告結束-& gt;壹、腎病患者、肝硬化腹水患者、心力衰竭患者。

小便增加了腎臟的負擔。腎臟疾病、腎功能不好的人排尿少,多余的鹽分無法排出,在人體組織內堆積。為了實現膜兩側的平衡,它們吸收水分來稀釋這些鹽。這樣壹來,水分在人體組織中積聚,這是腎病患者水腫的根源,所以腎病患者不能吃鹽,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其實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宜多吃鹽,否則腹水很難消退。心力衰竭患者不宜多吃鹽,否則水腫不會消退,這壹點不難理解。

第二,高血壓患者不宜吃太鹹。

高血壓患者不宜吃太鹹。高血壓的致病因素很多,有些至今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與血管的張力、心臟的每搏量、血液循環總量有關。血管張力高、心臟搏出量大、血容量大都會使血壓升高。因此,在應用降壓藥之前,西醫采用放血療法治療高血壓危象。高血壓患者吃得太鹹,大量的鹽攝入首先通過腸黏膜進入血壓循環。血液中的鹽分高,需要吸收水分來稀釋,所以人會感到口渴,所以喝很多水。這些水進入血液,使血量擴大。那麽血壓就會升高。並不是說高血壓患者不能喝水,因為如果血液中沒有過量的鹽,水就不能留在裏面,很快就會通過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但是血液中高鹽的情況就不壹樣了。鹽將水分保存在血液中,並升高血壓。所以高血壓患者不宜吃太鹹,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是壹個人口眾多、血壓高的國家。據估計,中國有65,438+00%的人口患有高血壓,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已知高血壓的人群中,血壓控制良好的不到65,438+00%。除了壹部分人不把吃藥當回事,有相當壹部分人沒少吃藥,血壓就是降不下來。其中壹個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吃的太鹹,鹽攝入過多。

高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會引起心、腦、腎的並發癥。腦卒中是壹種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僅是腦部並發癥。如果是單病種,那將是第壹個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生命的大病。預防腦卒中的關鍵是預防高血壓。控制高血壓和減少鹽的攝入是我國公民的當務之急。

第三,高鹽消費地區胃癌高發。

鹽攝入過多比高血壓危害更大。我國胃病發病率極高。據估計,我國至少有20%的人在生活中患有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上腹部不適的人做胃鏡,十有八九是胃炎。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的原因有很多,如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病理學家把胃炎和胃潰瘍的病因分為兩個方面:進攻因素太強,保護因素減弱。壹方面,胃酸過多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攻擊因素,而胃粘膜保護因素的減弱是另壹個因素。人吃飽了,胃能做什麽來保護自己?胃的黏膜分泌壹層黏液,鋪在黏膜上成為壹層極好的保護膜。

如果我們吃的食物太鹹,這層保護膜就會被破壞。不需要做實驗。買了豬胃,裏面的黏液洗不幹凈怎麽辦?老太太們都知道,鹽抹了水就洗幹凈了。就這麽簡單。鹽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膜,使其暴露於起伏之中。怎麽能不生病呢?甚至致癌因素也會開進來,高鹽地區胃癌高發,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鹽對人體是不可缺少的。

民間傳說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說法。無論是誰活在這個世界上,柴米油鹽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人民日夜工作的目標主要就是為了柴米油鹽。

木頭變了,現在燒煤,燒煤氣,燒天然氣。米飯可能不是必須的。西方人吃面包,飲食歐化在東方似乎是壹種時尚。油,因為越來越多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脂肪飲食是罪魁禍首,所以人們開始恐懼它。只是這種鹽在我們這個非常註重飲食文化的民族裏保存了幾千年,又因為關系到民生,“民以食為天”,所以鹽就包含在這個“食”裏了。

鹽真的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否則,人生病為什麽要去醫院“掛鹽水”?當人不能正常進食時,如果沒有糖分攝入,就可能出現“低血糖”反應:心慌、手抖、出冷汗,甚至餓死。如果沒有鹽的攝入,可能會出現“低鈉綜合征”,表現為乏力、腹脹。還有“低氯堿中毒”,表現為嘔吐、氣短,甚至昏迷。所以,就像糖的攝入壹樣,壹定量的鹽的攝入是必須的。

在中國,人們普遍不缺鹽,因為我們的飲食講究口味。“鹽能保鮮”就是說,只有多加鹽,菜才好吃。江蘇啟東當地民間諺語“三天不吃鹽基湯,腳會水汪汪”。“鹽基”是鹹菜的壹種,“水”是指妳腳下無力。其實不止是啟東。我們中國人對鹹菜、泡菜、蘿蔔幹、榨菜有壹些偏好。當然,少吃這些傳統食物也無妨。

吃太多會損害妳的健康!

我們在談論鹽。吃太多鹽對健康有害!

惡霸地主黃世仁搶了Xi的酒,楊白勞悲憤交加。他喝了壹碗鹵水,那是用來腌制鹹菜的鹽水,就死了。高濃度鹽溶液引起胃腸粘膜損傷,可引起急性糜爛出血,人體組織脫水,血液循環急劇增加,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沒有理由不致命。

為了說明鹽對健康的影響,我們來做壹個實驗:把鹽水放在壹個腸衣裏(香腸用的),把兩端紮緊,然後放在壹杯清水裏,用不了多久,這杯清水就變鹹了。最後,套管內外的水是壹樣的,反之亦然。腸衣裏放清水,再放壹杯鹽水,最後腸衣裏的水就鹹了。原來這個腸衣是“半透膜”。當然裏面的肉出不來,但是裏面的鹽會出來。這就是物理學中的“滲透壓”原理。當膜兩側溶液中物質的濃度不同時,膜的滲透性是開放的,直到兩側溶液中物質的濃度達到平衡。

吃多少才剛剛好?

毫無疑問,吃太鹹影響健康。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食物之壹,那麽應該吃多少才符合健康要求呢?營養師的建議是每人每天5克,壹家三口每天15克,壹個月30天應該是450克。但是要註意,醬油裏有鹽,鹹菜裏有鹽,早上壹個鹹鴨蛋。這裏的鹽不容忽視。所以普通大眾真的很難掌握壹天5克鹽,即使是營養學家也不壹定能把自己的廚房變成化學實驗室來確定自己壹天只能吃多少鹽。

不過中國營養學會做了壹個調查,有參考價值。據調查,我國北方人每天攝入鹽約15 ~ 18g,而我國南方人每天攝入鹽約10 ~ 12g。這很簡單。好像北方的同誌會減少2/3的鹽攝入量,南方的同胞會減少1/2。雖然不準確,但壹般都有。

接下來的問題還是回到“無味”的問題,不過我覺得吃鹹淡是習慣問題。為了健康,應該改變習慣。比如粵菜比較弱,現在已經風靡全國,北方同胞也很樂意吃粵菜。足見光不壹定“無味”,但妳還是可以在烹飪上下功夫的。

名醫檔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楊炳輝。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原院長,主要從事肝癌臨床研究近30年,專註於肝癌早期發現。曾主持國家科委“八五”科技攻關項目,是我國肝癌篩查的主要奠基人之壹,負責編制我國肝癌篩查技術方案。

[本帖已由作者於2005-11-29 9:46:45編輯]

2005-11-29 09:46

舉報帖子

復制帖子

添加為精華

單棒屏蔽

後評估

使用道具

選擇&╋├├├├├├╋╋╋├├├├├├├├├├├├├├├├├├├野外工作,攀巖體驗,汽車駕駛,旅遊文化,“珍惜水資源,陽光更美”,雲南周邊自行車活動,雲南周邊美食,雲南周邊美食地圖,菜譜,我來加個吃的門道,茶馬郵局,茶馬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