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清時代,“稍麥”壹詞雖仍沿用,但“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並且以“燒賣”出現得更為頻繁些。如《金瓶梅詞話》中便有“桃花燒賣”的記述。《楊州畫舫錄》、《桐橋椅棹錄》等書中均有燒賣壹詞的出現。
清代無名氏編撰的菜譜《調鼎集》裏便收集有“葷餡燒賣”、“豆沙燒賣”、“油糖燒賣”等。其中“勞餡燒賣”是用雞肉、火腿配上時令菜作餡制成。“油糖燒賣”則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餡制成。中國南方還有壹種“鹵餡”芽菲菜燒賣。
時至今日,現時各地燒賣的品種更為豐富,制作出更為精美了。如河南有切餡燒賣;安微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臨清有羊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廣州有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
若想自己做燒賣,制做起來也並不復雜。其原料包括面粉、幹粉、餡料。制作的時候,面粉用開水燙好,攤涼,揉成粉團,搓成長條,再切成小段,搟成圓餅狀,再撒些幹粉,並將圓餅的外緣壓成麥種形,包入餡料,用手壹捏,上端便呈現石榴花般的花紋。把燒賣放進蒸籠裏,約蒸10分鐘後,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