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提供紅軍長征生活細節!!!

提供紅軍長征生活細節!!!

(1)中央紅軍到楊家院子的時候,十幾個老百姓賣了幾十擔土豆給紅軍,雖然地廣人稀。

因為沒有水,土豆是用帶泥蒸的。士兵們都拿著壹個沾滿泥巴的土豆,毛澤東也拿著壹個沾滿泥巴的土豆。壹邊吃著土豆,毛澤東壹邊笑著對戰士們說:“同誌們!吃不飽也沒關系。總供應部已經在前面上菜了。今天,我將在夢家園吃午飯。”戰士們雖然吃的滿嘴是泥,牙裏全是沙,但感覺上下團結,官兵同甘共苦,大家對北上抗日充滿了熱情。

(2)毛澤東不是在安順場乘船渡河的。他在安順場呆了壹天,然後出發去磨溪。到了磨溪,還要過壹個鐵索橋。這座鐵索橋叫鐵浜橋,沒有瀘定橋長,但是下面的水很急。部隊正在過橋,飼養員先牽著毛澤東的馬過橋。橋壹左右搖擺,馬就跳起來嘶叫。毛澤東立即沖到橋上,要求衛兵幫助飼養員把馬帶回來。他說:“每當我們想到部隊,想到大家,為了壹匹馬,錯過那麽多戰友行軍,不好!”

(3)長征中,周恩來將和部隊壹起行軍。由於睡眠不足,騎馬時經常打瞌睡,容易摔倒,所以走路。壹天晚上,就在周恩來睡著後,壹名參謀向他請示。周恩來在睡夢中“嗯”了壹聲,參謀以為他同意了,就去實施了。當第二天被提起時,周恩來說他不知道。後來他給參謀們定了壹個規矩:以後必須叫他坐起才能被叫醒。

(4)進攻松潘是周恩來患病前起草的最後壹個作戰計劃。自從翻越雪山後,他身體壹直不好,經常咳嗽。雖然他自己不說,但警衛都知道他相當虛弱。他們盡力讓他有更多的休息,但周恩來總是像往常壹樣工作到淩晨2點。他經常不睡覺,而是趴在桌子上打個盹,醒來後繼續工作。"副主席更瘦了,他的長胡子更長了."衛國祿在回憶錄中寫道。周恩來事必躬親,對人和藹可親。長征途中,他怕別人手太硬,親自把傷員扶上擔架。

(5)1935 65438+10月29日,紅軍與川軍會戰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土城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部隊迅速西渡赤水。會議確定朱德、劉伯承留在前方指揮,周恩來、陳雲負責渡江。紅軍撤退時,突然遭到川軍襲擊。正在3軍團前衛4師指揮下作戰的朱德親自帶了壹個排的兵力進行掩護,使部隊得以安全撤出前沿陣地。當朱德決定親自去前線指揮作戰時,毛澤東沒有說話,只是不停地抽煙。朱德脫下帽子說:“好,好孩子,不要只考慮我的人身安全。只要紅軍勝利了,對區區朱德是沒有任何憐憫的。敵人的槍打不到朱德!”肖華回憶說:“朱德拿著駁殼槍來到我們這裏,親自指揮掩護大部隊渡河。他和我們壹直呆到天亮,才和我們壹起過了赤水河。”

(6)紅軍總司令朱德,不僅像戰鬥員壹樣割麥、打麥,割完還從十幾二十裏外背五六十斤回來。他經常對士兵和參謀說:“妳們年輕人砍不了四五十斤,唉!什麽青春?”除了沒有時間參加這種勞動的、外,中共中央書記張聞天和年近六十的徐特立、林也來幫忙收麥。這種紅軍上下同甘共苦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7)何光華回憶,長征中劉伯承在第五軍團行軍時說過:當第五軍團已基本上路出發時,劉伯承騎上馬,與警衛部隊壹起行軍。我們總部的同誌都擔心他的安全。部隊首長董振堂再三催促他先走,他卻很淡定,信心十足地說:“妳們都先走,我隨後就走。”

(8)回憶說,許是在紅四方面軍最忙的人。他還是壹個統帥,總能從容應對,處理得遊刃有余。許身材瘦削,沈默寡言,但他卻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勇氣。長征前夕,我看見他穿著打了補丁的衣服在單杠上翻來覆去,苦練苦練,練得滿頭大汗。為了有壹個強壯的身體來適應艱苦的環境,他總是利用壹切機會認真、刻苦、積極地鍛煉自己。

(9)在翻越山脈時,董等老同誌堅持把自己的馬讓給生病的騎手,並帶上了馬尾辮。中央康復連順利越過金笳山脈,沒有壹個人掉隊。當時留在山上就意味著死亡。

(10)過草地時,紅2軍團6師的幾個警衛不知道怎麽把牛皮保存在下壹張草鞋上。他們把這張牛皮兩面燒成褐色,用刀刮幹凈,交給政委廖漢生,說:“政委,妳餓不餓?快吃!”廖漢生聽了很生氣:“我餓了,所以妳不餓?我為什麽要吃?真是莫名其妙!”“妳是頭。”衛兵們不服氣地嘀咕著。廖漢生嚴厲地批評了他們,嚇得他們壹聲不吭地垂下頭顱。最後警衛把這壹小塊燒焦的牛皮吃了。

(11)長征時擔任紅二軍團第六師政委的廖漢生回憶說,過草地時,為了引導部隊吃野菜,我們根據上級政治機關下發的材料,給戰士們介紹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我也根據我在湘鄂情交界山區打遊擊的生活經歷,給大家介紹幾種野菜。有時候會碰到不認識的野菜。我們師政委先試用,證明沒有問題,再推廣到全師。

(12)廖漢生回憶說,紅2軍團第6師18團是壹支戰鬥力很強的隊伍,長征中多次擔負重要任務,都完成得相當出色。這和之前的團政委是分不開的。18團的第壹任政委是於,他在澤丈八戰鬥中掩護團長時失去了左臂。第二政委楊秀山在劉佳戰役中負傷。第三政委董在西康為部隊籌糧時犧牲;第四政委周率部參加成縣戰役,中彈身亡。

(13)顏回憶說,戰爭年代,師、團幹部都得靠前指揮,靠前沖鋒,靠後撤退,不然士兵怎麽會聽妳的指揮呢?長征時,蕭克和王鎮上山,都是用馬刀在前面割草。我們下級軍官可以不繼續嗎?

(14)紅軍長征途中,胡秉雲被任命為紅軍1師4團6連指導員。如遇攻堅戰、惡戰、攻堅戰,胡秉雲將帶領官兵當先鋒、當戰士。臘子口之戰,胡秉雲率領10人作為敢死隊的主攻,11在敵群中左右揮刀。當他的腿受傷時,他什麽也感覺不到。直羅鎮戰鬥中,胡秉雲帶領突擊隊沖在最前面,在山頂將其擊斃,與敵肉搏4小時。他被敵人的子彈擊中腹部,當場昏迷。山堡之戰,胡秉雲親率兩個連,沖上了山堡頂。因為天很黑,很難區分敵我。胡秉雲摸了摸敵人的帽徽,與之搏鬥,直到它在東方變得蒼白。

(15)毛振華,紅1兵團2師4團3連連長,強渡烏江的勇士之壹,高瘦的個子,聲音尖厲,從小在湘江邊上長大。他像老虎壹樣勇敢地戰鬥。4團政委楊成武在挑選壹個逼他過烏江的戰士時,對他的水質產生了懷疑。當時他脫下衣服說:“來,我們當場紮兩個猛男!”在場的同誌們哄堂大笑。

(16)胡秉雲回憶,在臘子口戰役中,腰刀在肉搏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紅1團6連1排長掄起大刀,在敵群中揮舞,像壹個練武的武術家在練武。突然,他被流彈擊中,踉踉蹌蹌,踮起腳跟喊道:“同誌們,走!”敵人再也支撐不住了!“排長1的傷極大地激怒了其他紅軍戰士,10多把大刀在敵群中左右劈砍。不壹會兒,敵人就不知所措了。

(17)廖漢生回憶說,長征中,黨員受的苦最多,黨員受的苦最多,黨員犧牲的也最多。青年團成員也是如此。據統計,僅從出發到中甸,紅6師就犧牲了360名黨員、256名團員,更不用說那些犧牲在更加艱苦的雪山草地上的戰友了。在他的記憶中,黨員,6師以上幹部,10以下無壹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