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荒蕪,石頭壹步壹步變。......
學蒙古語串人,買賣。
心態好,勤快,幫蒙古族村民謀生。
抓羊羔,拴小牛,專心做生意。
走到哪裏,就住到哪裏,家鄉就是妳的住宿地。
壹進門,先問好,打招呼,禮貌的喝妳的茶。......包頭的山西商人在蒙古做生意壹般采用易貨方式,主要以羊和磚茶作為交易的價值衡量標準。通常的換算標準:1騾馬等於12羊1,1公牛等於32羊1,1磚茶等於1羊1或3張羊皮。但在實際交易中,自然存在不等價交換的情況。比如1只羊可以換1瓶白酒。對於壹些大商號,包頭的晉商極力維護商譽,堅持信譽第壹,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反對采取卑劣手段騙取錢財。據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授張貴介紹,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包頭福義興開業。富義興帶著收了50兩銀子的龍印到蒙蒂,用茶葉、布匹、水煙、糖換牛、馬、駱駝、羊。鹹豐年間,山西代縣上曲村人梁,16歲隨父梁茂來到包頭,梁在福義行當學徒。由於梁勤奮能幹,在富億興先後擔任過會計、總經理、經理。同治年間,富義興達到頂峰,店內員工超過120人。包頭修城墻時,梁任總經理。梁在東河區東門街有壹個商店、壹個磨坊、壹個倉庫和壹個牲畜圈。光緒年間,包頭商人的賬目中,都有與福義興有關的賬目。晉商創辦的龍票,也叫蒙古之行。到1920左右,包頭有40多個蒙古遊。蒙古主要購買牛、馬、駱駝、狐皮、猞猁皮、水貂等。,主要在內蒙古蒙古族聚居區收購獸皮和絨毛。運往蒙古公館的主要產品有布匹、生煙、磚茶、糧油、馬鞍、珊瑚玉飾等。蒙古貿易和皮毛貿易是兄弟行業。皮草線是中間線。蒙古銀行將毛皮和牲畜運送到毛皮店和牲畜店,以獲取利潤。皮貨店和牲畜店再把它們賣出去獲利。蒙古銀行從魯和糧貨銀行購買糧食和日用品,然後在蒙古民族地區挨家挨戶出售。蒙古人去蒙古人聚居地做生意,經常以物易物,有的還能獲得信貸。按照蒙古人的習俗,買賣隨季節而異。農歷12月至次年1月為銷售期,2、3月采購各種小皮具,4、5月采購羊絨,5、6月采購駝毛,7、8月采購牛馬,9、10月采購綿羊、駱駝、山羊。大雪和小雪之間買棉花和山羊皮。大商號不付現金開券,就叫錢貼,牧民弄包頭付現金。晉商經營的德源堂、福益生、謝生喜、豐盛堂,每年九月在河套設莊口,向牧民收購牲畜。蒙古旗各地都有寺廟,中鞏旗(今烏拉特中旗)有10多座。最大的寺廟叫趙,有近千名喇嘛,寺廟裏需要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也是用蒙古包頭商人的牲畜換來的。三晉遺風老包頭曾有這樣的描述:“商人以前是許多晉人,他們忠信重義,所以現在還有三晉遺風。”雖然財產交集巨大,但只是短暫的提供,沒有契約,沒有中間人,及時品嘗並不愉快。如果妳食言了,大家互相防範,就沒有交易了。城貿公平誠信,但只負責賣牙或作弊,大賈這種富商不屑壹顧。“當時包頭的晉商做生意的誠信,從這些評價就可以看出來。這種誠信的形成,得益於晉商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及他們的敬業和創業精神。他們招徒弟,堅持標準,在實踐中選人才,用能力。徒弟除了做雜事,還要練三年算盤和毛筆書法,起步後還要留用賢者。老板考驗徒弟的方法很奇怪。比如大年初壹,老板故意把壹袋錢倒在堂主身上讓徒弟搶錢,搶錢最多的就成了被開除的對象,而拿錢最少甚至什麽都沒拿的就可能成為以後的重用對象。這種方法看似笨拙可笑,但也是晉商的本土創造。號內任何人不得攜帶家屬,長期借貸或短期借貸,挪用號內人員財物或從事其他業務,賣淫或吸食鴉片,給掌櫃、掌櫃送禮,打架鬥毆、挑撥離間、串通營私或不聽調度者,壹律除名。對於那些被解雇的人,沒有其他公司會使用他們。有的商號還規定,入碼頭10年的學徒,除了要學三年做生意的常識外,還必須在前營或後營櫃臺學習三年,學會熟記營業路線和住宿地點。因此,幾乎所有在蒙古做生意的山西商人都會說蒙古語,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並練就了高超的騎馬、觀畜口、估肉的本領,這為他們在嚴寒的冬夏季節挨家挨戶推銷和收購畜產品提供了條件。內蒙古科技大學的張貴教授可以講很多關於晉商誠信的故事。光緒年間,山西定襄人牛邦良,13歲,挑著壹擔菜籽千裏迢迢,西行至包頭鎮。名媛堂,壹家皮草行的學徒。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陜西周琦人邢寶衡、張世英、丁希貞在包頭設立廣亨西,聘牛邦良為經理。牛邦良經營有方,廣恒熙前三年盈利五萬兩白銀。1902年,廣恒喜有資本12萬兩白銀,文書100余人,在湧泉巷買了40畝地,建了店鋪、客房、廚房、倉庫。廣恒西出口的皮毛占包頭總產量的壹半以上。1918年,廣恒熙的資本達到50萬兩白銀,取代了當時最大的蒙古商人大生魁的壟斷地位。牛邦良在店裏管理的很好,管理的很嚴格。每天晚飯前都要經過大堂,也就是業務人員匯報當天的行情和交易情況。牛邦良還每天親自在店裏巡夜。廣恒喜服務周到,註重誠信。1916,廣恒西發生火災,燒毀了客戶存放的貨物。牛邦良親自按薄冊壹壹清點,然後按價賠償,使廣亨西有了“不漏針的寶庫”的好名聲。”這是包頭晉商在商界立於不敗之地的可貴的商業道德和誠信。正是有了這樣的儒家思想,他們贏得了市場,為當時包頭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包頭晉商經商生涯的真實寫照,再次證明了大富靠善,大勝靠德。”張貴教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