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蝸牛生存能力強,食物來源廣泛。幾乎任何植物都可以吃,可以危害近500種農作物。這是食物充足的時候。如果它們非常餓,它們就來吃紙和墻(以獲得鈣)。也正是它們亂吃的特點,讓它們很容易攜帶大量寄生蟲。
他們很可能會在吃過的莊稼上留下壹些病毒,比如嗜酸性腦膜炎,如果用手不小心碰到,就會被感染。雖然大部分細菌和病毒經過100℃的高溫就可以被消滅。但是食用的安全性還是壹個很大的考驗,建議不要輕易食用。
萬壹裏面的病毒或細菌在烹飪過程中沒有被完全殺死,人體食用後還是會感染人體。吃非洲巨型蝸牛的案例很多。早在1985年,臺灣省壹家五口就因為生吃非洲巨蝸牛而患上細菌感染,只有在異國他鄉的小兒子幸免於難。
甚至連狗也不能幸免。在不丹,很多狗吃了蝸牛,死於廣州管圓線蟲感染。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讓很多人對食用非洲蝸牛望而卻步,甚至連喝恒河水長大的印度人都敬而遠之!
其實全世界的人都有吃蝸牛的習慣。西餐裏有壹道菜叫法式烤蝸牛,印度也有吃本地蝸牛的習慣。印度是壹個神奇的國家,很多我們不敢嘗試的東西在那裏變成了美味。比如恒河水,牛糞,街上很多“美食”基本都是糊狀的。
在很多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壹些印度食物需要添加幾十種“調味料”,基本都是糊狀的,讓人不敢恭維。所以很多人認為自己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強,所有外來的“美味”都侵犯不了。
然而,在見識了非洲蝸牛的恐怖之後,就連敢喝恒河水的印度人都避之不及。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大量的非洲蝸牛,導致它們搬家。當地政府也很擔心,讓當地人看到非洲巨型蝸牛後盡量消滅,運送貨物時仔細觀察,防止蝸牛遷徙。
可見非洲蝸牛無論在哪裏都是壹個令人討厭的物種!
非洲蝸牛攜帶大量病毒、細菌和蟲卵,迫害莊稼和莊稼。發現後請及時銷毀,並用鹽水浸泡,防止其他動物誤食。在外來物種越來越多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小心翼翼的保證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