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最應景的美食,就是青團了。有市民會去購買現成的,手巧的還會自己做,但是購買原材料時,要擦亮眼睛哦,因為可能會買到“假”艾草!
近日,曹女士花了300元在網上買了30斤艾草,準備自己做青團。等艾草到貨後,卻發現和以往買的有些不壹樣,她懷疑買到的是有毒的豚草。周圍的親戚朋友也各抒己見,壹時之間難辨真假,曹女士索性到了蕭山區中醫院,向中藥師討了個最權威的說法。
不太下廚房的妳,是不是也傻傻分不清?
其實,分辨艾草有兩個竅門:
壹個是,它的葉子上半部分是墨綠色的,葉的背部有灰白色的絨毛,所以又叫天青地白葉;
另外壹個也是最主要的,艾草有壹種清涼的味道,用手揉壹下就可以聞得出。
艾草品種也很多哦,主要分家艾和野艾。野艾常用於制作青團,家艾常用於端午節時家中擺設。
經常與艾草搞混的豚草,雖然外形很像,但只是cosplay了外表,鼻子湊近點,能聞到腥臭味,李逵李鬼馬上就能分辨。
如果誤食了豚草,要去醫院哦,因為可能會引起嘔吐、過敏等癥狀。所以,購買原材料時,壹定要火眼金睛。
既然學會了選材,那我們壹起來動手做做吧!和粽子、湯圓壹樣,甜黨、鹹黨又要來pk了。壹般來說,甜的叫團子,鹹的叫粿,兩個做法都教大家。
青團
做法:
揪下艾草嫩葉,搗成汁,揉入糯米粉,做成碧綠團子;選糖豆沙為餡;然後入籠蒸熟;出籠時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表面。成功!
小貼士:
這幾類人不要吃太多哦:老人和小孩;胰腺炎和胃炎患者;糖尿病患者;膽囊炎、膽結石患者。
清明粿
做法:
鼠鞠草、糯米粉、大米粉揉在壹起加工成皮,炒制肉丁、筍丁、香菇丁、豆腐幹、腌菜等做餡,包成餃子形。
鼠鞠草,俗稱清明草,全株有白色綿毛,葉如菊葉而小,開絮狀小黃花,壹年生綠色開花草本植物。
小貼士:清明粿和青團,有個小小區別。前者通常用鼠鞠草,青團多用艾草。
除了青團外,清明前後還有很多當季美食,家常卻充滿了這個季節該有的味道,買得起,也方便做。杭小微給妳推薦,附做法!
清明螺
壹句話精準概括——“清明螺,肥似鵝”。
醬爆螺螄做法:
1、生姜、大蒜切片翻炒;再加兩大勺黃豆醬,喜歡辣的可以放點辣椒。
2、加入螺螄爆炒,加適量調料後加水沒過螺螄。
3、水開後煮3分鐘左右,撒上蔥花即可開吃。
小貼士:螺螄買來壹定要水養壹段時間,然後清洗幹凈。
油燜春筍
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制,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且帶甜味。早在1956年,這道菜就被浙江省認定為36種杭州名菜之壹。
做法:
1.春筍用刀拍扁切條,再切段;
2.鍋裏多放些油燒熱,放入春筍大火翻炒,七八分熟後倒入少許老抽、壹湯勺糖,再倒入適量鮮貝露增鮮,最後撒少許雞精炒熟即可。
小貼士:過敏體質、患有嚴重胃病、消化不良者不宜多吃。
薺菜餛飩
如果野菜也論資排輩,薺菜絕對是上品。薺菜餛飩,更是鮮上加鮮,是杭州人心中永遠難忘的美味。
做法:
1、將清洗後的薺菜放入加了少許鹽的開水中,焯至變色後撈起,浸入冷水備用。
2、用時將薺菜擠去水分,細細切碎,加入肉沫、雞蛋、鹽、料酒拌勻。
3、包好餛飩。
小貼士:
洗薺菜時加幾勺面粉,可輕易將夾雜在薺菜葉子上的沙泥帶下;在肉餡中加花椒水,可起到提鮮的作用。
馬蘭頭
杭州人愛吃馬蘭頭,尤其愛它初入口微微發澀,繼而滿口清爽的回味。純野生的馬蘭頭清明前後20天最嫩,最經典的做法就是和香幹拌在壹起。
做法:馬蘭頭洗凈放入沸水燙3分鐘,撈出放涼水中擠去汁水;剁成碎末;加入香幹末、鹽、白糖、味精、香醋、麻油拌勻。
小貼士:馬蘭頭營養又好吃,但采摘的時候切不可傷了別的植物、壞了環境。
香椿
香椿芽兒壹般在清明至谷雨間最好吃,香椿拌個面、炒個雞蛋,絕對滿屋飄香。
做法:
香椿頭洗凈、燙過、切末,倒在雞蛋中,加調料攪成蛋糊。炒鍋註油燒至七成熱,將雞蛋糊倒入鍋內,翻炒至雞蛋嫩熟,淋上少許熟油,裝盤即可。(寫到這裏,小編感覺好餓)
小貼士:這道菜具有滋陰潤燥,澤膚健美的功效哦。
來源/市衛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