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容圈的頭等大事:kiku換妝。
在新單曲的宣傳視頻中,kiku壹改大家熟悉的“倒三角眼妝+紅唇”,從濃郁復古切換到淡妝。這套新妝容被賦予了“破水妝”的名字。壹些網民認為這種風格類似於日本著名女演員中森明菜。
Kiku不是唯壹享受這種待遇的女演員。楊穎上周拍攝了壹組仙女造型的畫報,隨即以“綠野仙蹤仙女造型大片”為關鍵詞登上熱搜。她拍攝的民宿立刻被網友扒出,小紅書裏出現了楊穎同款的“仙女”濾鏡。
無論是化妝小工具、化妝模板還是照片風格,它們總能成為美妝博主的“流量密碼”。網友們短暫的忘記了他們的“段子”,誇他們漂亮,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提高身價的方法。
調換位置的女明星們,似乎並不需要超群的演技和唱功。只要他們抓住了美本身,就能受到青睞。
美貌是女明星的“安全牌”。並且讓大家認識到這張“安全牌”也可以打得很漂亮,從2019開始。
那年年底,kiku身著絲絨黑禮服,以精致的復古妝容亮相,成為當晚娛樂話題的焦點。紅毯上對著鏡頭微笑的動人畫面,也成為盤點紅毯造型時必提的魔幻畫面之壹。
雖然當晚包括楊穎、迪麗熱巴等總能在紅毯上賺足眼球的女星都不在現場,有網友認為kiku只是占據了“好時光”,但不可否認的是,kiku的復古港妝掀起了妝容模仿狂潮,進壹步拓寬了她的“美人緣”。
曾經,紅毯上的藝人要爭品牌,要定高標準,要穿世界第壹的衣服。現在,只要她們漂亮到可以出現在鏡頭前,就可以留下話題——2020年獲得明星獎的迪麗熱巴的玫瑰薄紗禮服,雖然只是婚紗品牌,但對當晚獲得的好評幾乎沒有任何損害。
然而,這些女明星在輿論場上最突出的好印象,幾乎只有“漂亮”二字。
在顏值成為他們最大的依靠之後,他們很難下定決心在自己的工作上有所突破,走得更遠。
Kiku用了壹套半永久啞光妝,穿越了很多古代娃娃。女扮男裝時,臉頰上要留兩縷碎發。她演被綁架那場戲的時候,嘴裏的布就像壹個化妝棉。楊穎壹成不變的“微笑的嘴唇”受到大量網民的批評,而且很容易發揮。《我的真朋友》裏和男神撞鹿的那壹幕,在她瞪著的眼睛和微笑的嘴唇的襯托下,幾乎成了驚悚片。
演戲不是拍照。觀眾想看高質量的劇。他們需要的是演員契合角色、塑造角色的能力。壹直以來的美麗都會變得過時。童謠曾經在壹次采訪中提到,她在《大江大河》中飾演宋這個角色時,在現場從不照鏡子,只是為了不讓自己固有的形象影響角色本身,也為了貼合劇中角色的自然氣質。
觀眾從來不反感美本身,但當界限進壹步模糊,女明星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保證自己的美時,美可能只是壹個空洞的面具。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足夠的好處可以讓女星們努力打造化妝模板。
明星仿妝壹直是美妝博主關註的焦點。在kiku出生之前,美妝博主更喜歡模仿Lisa等亞洲女演員,或者模仿熱播劇裏的人物,比如《紅樓夢》裏林黛玉的妝容。
微博擁有百萬粉絲的時尚博主“深夜徐老師”最具代表性的視頻欄目,就是邀請明星化妝師、名人出現在視頻中。通過給她化妝的過程,可以教她化妝和拍攝技巧,推薦實用的化妝品。這類視頻的策劃類似於時尚雜誌經常拍的“翻包”視頻,給品牌植入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另壹方面,觀眾對女明星妝容的模仿也有利於明星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形象塑造。
公眾不喜歡高高在上、裝腔作勢的藝術家。主動分享日常,大方透露穿衣化妝的技巧,可以增加明星的生活氣息,讓他們走出熒屏。
2017,林允落戶小紅書。在帖子裏,她幹凈利落地卸妝護膚,直接曝光美容院保養的圖片,收獲了很多稱贊她真實、接地氣的評論。林允擁有超過1000萬的紅寶書粉絲,成為紅寶書最早的頭部明星之壹。
與此同時,圍繞某明星妝容的大規模衍生創作也延續了該明星的人氣。
毒眼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明星+風格/妝容”這個關鍵詞被頻繁搜索,其實是為了品牌。在同樣的競爭情況下,有些品牌會根據這類熱搜的數量和位置來判斷明星的帶貨能力和時尚度。(點擊閱讀上壹期:《明星為什麽離不開微博上熱搜?》)
《中國新生代消費群體(Z世代)調查報告》顯示,處於互聯網最前沿的年輕壹代更傾向於社交消費,他們的消費意向大多來自好友分享、KOL種草等。,而且它們“很容易種上草”。
明星本身就是需要花費無數心血才能穿出“精致”妝容和發型的職業,在美妝造型領域是“權威”。模仿他們的妝容,更容易跟上時尚潮流。以美貌著稱,又能通過改變妝容來緊跟潮流的女星,自然會更受美妝、女裝等品牌的青睞。
以前美女演員都被認為是“假的”、“人造的”,現在輿論場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網友開始肯定她們的努力。
觀眾好惡的變化,源於這些手法的“實用性”。
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吃到“美女”這碗。張柏芝曾經在《乘風破浪2》的宿舍裏脫過妝,但是看著化妝前後差別不大的臉,觀眾很難認為化妝對她的臉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是原來的五官讓她變美了。
通過自己的努力“逆襲”,獲得大眾肯定的“後天之美”,有了讓觀眾探索的欲望。典型的“勵誌”女演員是日本女演員石原聰美。公眾願意通過對比她的老照片和現在的照片來發現她在整容、化妝和表情管理方面的“小心機”,石原聰美也因此獲得了“美國商業天花板”的贊譽。
還是以kiku為例,她的原生條件在美女如雲的娛樂圈並不算優質:她來自日本偶像團體,風格更日系清新,不符合國內觀眾壹直視魅力為美的審美取向。《九州天空城》發布會上,kiku和關曉彤同框合影,被總被嘲諷“土氣”的後者輕松壓制。
但2019愛奇藝尖叫之夜紅毯被圈粉後,網友驚呼當年並不出眾的小偶像已經有了拿下紅毯的資本。啞光妝、假發片、燙發發根擡高頭頂這些苦練的技巧,似乎並沒有那麽難模仿,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從中學習壹二。
偶像商業意識的流行是網民觀念轉變的另壹個重要誘因。
在粉絲主導的流量經濟中,藝人有義務給粉絲“開門營業”,時刻保持滿分是偶像的美德。分享食物時調出吸引人的濾鏡,也會被粉絲贊“用心”。
2018,坤發微博說染黑發作為粉絲福利會有爭議,但現在愛豆發布了壹張十八方自拍和壹個妝容精致的vlog,被贊懂得做生意,關註粉絲。在妝容上不斷創新,自然屬於細致經營的範疇。
另外,明星的副業太豐富多彩了。唱歌跳舞的偶像去劇組拍戲,演員來表演綜藝,來搞笑,很多藝人自己開火鍋店,開服裝品牌。女明星來分享美容技巧,這只是千千萬萬副業中的壹個。“古裝醜男”屢遭網友聲討,而努力保養美貌的女明星們至少給了觀眾精神上的享受,真的不是職業汙點。
《菊雪》紅遍網絡,整容模板換了好幾代女星。漂亮的妝容說到底是女明星的營銷手段,用來錦上添花,在觀眾的記憶中留下她們美麗的影子。
然而,在美女模板被全網模仿的那壹刻,女明星們幾乎變成了“網絡名人”的身份轉變。她們是大家模仿的女明星,也是帶貨的KOL。
觀眾當然歡迎美女,但女明星也要尋找美女之外的野心。
文|龍
編輯|趙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