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框:
最好選擇鋁制或者不銹鋼的飯盒(最好有把手)。因為飯盒本身可以用來加熱、提水或者融雪,都可以發揮作用。塑料盒雖然輕,但是不能加熱,所以用途有限。同時飯盒的金屬蓋可以當鏡子用,關鍵時刻可以發出求救信號。
工具刀:
在野外搭配壹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絕對必要的。雖然沒有必要使用像蘭博那樣的叢林戰刀,但瑞士軍刀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集成了常規的刀、螺絲刀、剪刀之外,它還有鋸、螺絲刀、銼刀等等,甚至還有放大鏡!
針線包:
無論是在紅軍長征的時代,還是在現代軍隊中,針線包壹直是部隊在野外的必備物品。當然,現代針線包的作用不僅僅是簡單的縫紉和縫補,針不僅可以刺破,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彎曲成鉤子,以改善食物,甚至挽救生命(當然,妳的針線包中必須至少有兩根釣魚線)。
匹配:
在野外,火幾乎是壹切。帶防風防水的火柴很重要,但是如果買不到這樣的火柴,可以自己DIY壹些。方法很簡單。首先將蠟燭融化,均勻地塗在普通火柴上。使用時,火柴頭上的蠟可以清除。為了充分發揮我們DIY火柴的“強大”防風防水功能,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在壹個空的膠片盒裏。磷皮(用來劃火柴的)絕對不能忘記,否則我們的DIY努力就白費了。
蠟燭:
壹支小蠟燭在野外絕對有用。妳帶的手電筒、頭燈等現代照明設備,隨著電池的耗盡變成了擺設。這時候蠟燭就顯示出了它的“英雄本色”。除了照明,蠟燭還可以保暖(但不要把手指當成要烤的土豆)和生火。如果把礦泉水瓶的底部切掉做成燈罩,就有了野外用的防風燈,足夠強大,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生存口哨:
其實只是壹般的哨子,但是在野外,哨子的作用不僅僅是球場上吹的黑哨。現在它能救妳的命。遇險的時候可以吹口哨求救,或者嚇跑壹些小的野生動物(但如果是老虎、熊等野生動物,沈默是最好的選擇)。
鋁膜:
這是壹個2x2米的鍍鋁膜,有金色和銀色。不僅可以防風防雨,還可以豎起來做涼亭,防止陽光直射。在寒冷地區,可以用它來包裹自己,保持體溫。鋁膜最大的作用就是反光,便於救援人員及時發現妳。平時也可以鋪在地上局部使用。
指南針:
就算妳有GPS,手表也有電子羅盤,壹些原始的羅盤還是必不可少的。在野外,誰也不能保證先進的設備不會出問題。這個時候,壹個小小的指南針可以幫妳找到回家的路。
醫用膠帶:
不要小看任何小玩意,它是最快的修補劑。當妳的外套被劃破,妳的帳篷被吹得四分五裂,它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雖然它的基本功能是貼紗布,但只要稍加想象,就能發現它會有用得多。
燕尾夾:
雖然是很普通的辦公用品,但是在野外很多突發情況下都能發揮作用。它已經被用來夾斷背包帶、開襠褲和脫了底的鞋子...雖然我們不希望它起作用,但多壹些可能會有用。
鉛筆:
想在野外寫點東西,應該用什麽筆?帕克爾。不,最貴的不壹定是最好的。野外惡劣的環境讓鉛筆成為我們最好也是唯壹的選擇。建議選擇2B以上的鉛筆。
紙張:
最好是就地貼,如果是白色的更好。
多少瓶:
分別放鹽,水果糖,維生素C。這些不起眼的食物,或許是危機時刻的救命良藥。
最後建議妳在急救箱外面套壹個防水密封袋(家用冰箱密封保鮮袋就夠了,如果準備壹個專業的防水袋就萬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