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近年來,學校已籌集資金1,654,38+0萬元,對原有校園和教學設備進行了全面升級。該校校友、原CPPCC副主席、信宜市僑港協會常務會長劉軍先生壹直關心母校建設。從1998開始,他多次慷慨捐款支持母校建設。僅2002年,劉軍先生就捐資70多萬元,修建了六層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高中教學樓,在硬件上為全面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創造了條件。
總體來說,鎮龍中學環境優美,設施先進齊全,教學、辦公、生活用房達到了省級壹流學校的標準,教學儀器設備按國家壹流學校標準配備,師資結構合理,實力雄厚,校風優良,考試成績突出。
鎮龍中學辦學110多年,為社會培養了數千名優秀人才。原國家計委副主任、現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甘,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國家超導委員會首席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甘,原電子工業部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想,香港著名商人、信義永遠協會會長,是政治、文化、經濟戰線上的傑出代表。《江豆明珠》是信義鎮隆中學校的歌。“我們學校在江豆河畔,碧波蕩漾在校園裏……”每當舉行校園運動會,《江豆明珠》就會在校園裏回蕩。讓學生久久不能忘懷。
校園小景點
校園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濃郁。有五個花園式的主要景點,這裏綠草如茵,綠樹成蔭,花木繽紛,假山流水亭臺相映。孫中山紀念亭、文化長廊、墻報、櫥窗,內容豐富,布局多彩。校園裏,穿插著勵誌、以德、環保等各種小標語;閱讀公園內,古榕樹參天,木棉樹、古亭臺靜立。整個校園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
校園周圍還有紅梅書院、八方三村的紅樓、大洪的王府舊址、江豆河邊的大沙灣的沙灘和溫泉、鎮龍古市場。
校園課外活動
鎮龍中學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學校組織有廣播電臺、江豆文學社、學生會等。每年還會有壹次校園運動會。無數運動員在跑道上來回奔跑,旁邊彩旗迎風飄揚。多麽迷人的景色啊。
校園圖書館有大量的藏書。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遊。近年來,該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中考成績斐然:連年升入重點中學的人數和高考完成率居同類學校前列;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別有54人、43人、74人、66人考上新沂中學,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2002年,207人參加高考,136人上省壹本線以上;
2003年,243人參加高考,157人上省壹本線以上;
2004年高考,204人,1,41在省壹本線以上。今年,升學率和本科完成率居全市鄉鎮中學首位,體育考生升學率居全市鄉鎮中學首位,藝術生升學率居全市鄉鎮中學首位,重點線和省特A線完成率居全市鄉鎮中學首位,音樂升學率達60。正增長率為96%。高考重點線數量居全市鄉鎮中學第壹。
2005年541人參加高考,上省屬專科以上的人數達到406人;吳萬全以總分718名列同類學校第壹;總分600分(省本科A線普通類559分,省本科B線普通類547分),9人以上,同類學校排名第壹;重點線4人,同類學校第壹;本科上線23人,居同類學校之首;與2004年相比,上海專科生人數增加了281人,居同類學校之首。
2006年高考,在生源比其他同類中學差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425人上了省壹本線,45人上了本科線,都是同類中學第壹名。
2007年高考重點線4人,本科線83人,專科線438人。上線人數和各批次完成率均居全市鄉鎮中學首位。有12名學生分別獲得全市鄉鎮中學文理科總分和單科冠軍。
獎學金項目
信宜鎮龍中學實施了助學金項目,學生們深為關註。當前,盡管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貧困生數量眾多,暫時的經濟困難仍是制約學生繼續學業的“瓶頸”。
為幫助貧困初中畢業生完成高中學業,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設立助學基金,實施貧困學生資助項目,根據不同情況對入學成績優異的學生給予相關支持。2004年秋季,65,438+050名高壹學生獲得了這些獎學金。同時,該校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將根據具體情況免除部分學雜費或壹定的助學金,思想表現好、品學兼優的學生也可根據需要申請助學金。盛世百年,範吹兮曰:
追憶往昔歲月,春風,教育李佩濤,傳道授業解惑,尊師重道;
三朝校歷,名聞南疆,喜歡這壹天,繁榮昌盛,騰蛟馮祺,樹人報國,振興中華。
2007年6月2日,10,粵西名鎮鎮龍中學,彩旗獵獵,氣球高掛,鼓聲飄揚,人潮湧動。學校在喜慶熱烈的氣氛中慶祝115周年校慶。曹華東校長在致辭中回顧了鎮龍中學115周年以來的發展歷程。
曹華東說,鎮龍中學自公元1892年鐘毅學校試運行以來,歷經滿清、民國、社會主義新中國三種不同的社會制度,走過了115年的輝煌裏程,在新沂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在這座百年古鎮,人才輩出,她不僅培養出了甘、李湘和。更多的地方部門培養了8萬多名優秀建設者,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社會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為母校贏得了崇高的榮譽。
校友代表李伯友、梁、林舒、馮先後在會上發言。他們回顧了在鎮龍中學學習的艱苦歲月和離校時的創業經歷,真實地表達了在母校教書如海、賓至如歸的感受。學生代表也在會上作了發言,表示要發揚學校的光榮傳統,好學上進,以優異的成績為學校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