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農村老比才鋪

農村老比才鋪

近日,中央國家機關團委表彰了2003-2004年度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共青團幹部和五四紅旗團委組織,我院團支部書記趙嶸被授予“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現將趙嶸同誌的先進事跡公布如下。

趙嶸同誌的先進事跡

趙嶸,出生於1978,中共黨員,200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碩士學位。同年到中國水科院水環境研究所工作,從事環境問題研究,現為水環境研究所團支部書記。

趙嶸同誌參加工作以來,熱愛黨和國家,勤奮工作,腳踏實地,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贊揚。

在思想上,趙嶸同誌始終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各種學習討論活動,關心國家建設和科技發展,通過報紙、電視、網站等媒體關註國家大事。每次黨和國家的重要會議後,她都要認真閱讀有關文件,了解國家發展的大方向,為國家建設的形勢和成就歡欣鼓舞,增強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的信心。

在工作中,趙嶸同誌勤奮、認真、敬業,兢兢業業,樂於奉獻。

2003年新年伊始,國家大型水庫工程張峰水庫的前期研究工作進入緊張時刻,趙嶸同誌承擔了該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部分章節的編寫任務。由於國家立項程序的限制,業主采用倒計時的方式來加快進度。她冒著大雪去山西收集資料,進行調查研究。當她從太原返回北京時,她的長途汽車被困在大雪中,直到半夜兩點才回到北京。由於途中的疲勞、精神緊張和饑寒交迫,她患了重感冒。但第二天早上,她堅持趕到單位整理資料,寫報告,三天後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水利部和國家環保總局主持的評審會上,項目報告得到了與會專家和官員的好評,保證了張峰水庫項目按時立項的需要。業主單位的員工深受感動,很多人都稱贊:“妳們水科院的科研人員真的很好,以後會和妳們合作的。”這是趙嶸同誌參加工作後承擔的第壹項重要工作。作為壹名剛從學校進入某科研單位的女青年,為了國家建設,為了工作,為了業主,她認真負責,敢於吃苦,敢於挑重擔,表現出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003年4月,我國非典疫情異常緊張,全國上下彌漫著極度恐慌的氣氛,國家正在經歷壹場嚴峻的考驗。此時,國務院做出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前期工作進度的決定,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通過工程投資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在壹定程度上彌補非典造成的損失。作為項目負責人之壹,趙嶸同誌承擔了項目北京段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她歷經層層檢查和各種躲避隔離,飛赴武漢,代表水科院和設計部的同誌參加工作協調會,圓滿完成了任務。回到北京後,她立即前往北京郊區,視察80公裏長的擬建工地。當時農村所有路口都被土石堵住,車輛無法通行。村口的“崗哨”命令外人遠遠離開,不準進村。趙嶸同誌和他的同事們壹起,克服了許多艱難險阻,繞場走了壹圈。歷時半個月,保質保量完成了環境調查任務。2003年8月,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水利部和國家環保總局在北京召開了報告評審會。40多名官員和專家參加了會議,他們高度評價了該報告的質量,並將其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影響評估的典範。該項目還獲得了水科院2004年科技進步二等獎。在非常時期的巨大考驗下,趙嶸同誌努力工作,確保了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能夠按照國務院的計劃進行,又壹次為水科院贏得了榮譽。

2004年7月,趙嶸同誌作為項目負責人之壹,承擔了另壹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對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影響進行研究。8月,她與項目組的其他同事壹起,前往川西青藏高原大渡河和雅礱江流域的20個縣進行調查。平均海拔3500米,高山峽谷,水流湍急,山路蜿蜒,路途遙遠。醫院和研究所的領導非常擔心,並敦促他們確保安全。此次調查歷時25天,行程3000公裏,5次翻越4400米高山,考察河流20余條,收集報告40份,以其細致的工作和得體的言行贏得了當地眾多藏族幹部群眾的贊譽和支持,使調查工作得以圓滿完成。2005年3月,水利部在成都召開了西線調水工程前期工作成果咨詢會,有120多位高級官員和著名學者參加。這次會議非常重要,對西線工程的順利啟動起到了關鍵作用,期間爭論非常激烈。項目組編制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對調水河流水環境影響的報告》得到了肯定,對水利部和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論證給予了大力支持。

趙嶸同誌住在北京北郊,離她工作的地方很遠。她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但這並不影響她的工作。必要時加班,毫無怨言;需要出差的時候,可以隨叫隨到。在報告的準備上,她總是壹絲不茍,力求完美。在項目協作中,積極與他人合作,保證團隊的高效工作。工作之余,她還積極參加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水平。2003年參加環評培訓班,獲得國家環保局頒發的資格證書。年底還參加了水保中心組織的水土保持培訓班,取得了水利部頒發的水土保持資格證書,為業務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她還多次參加專業領域的國際會議,積極與國內外專家交流,不斷拓寬和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趙嶸同誌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拼搏精神,認真細致地對待每壹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研究課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她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為國家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水科院贏得了榮譽。

2003年,趙嶸同誌擔任水環境研究所團支部書記。在業務工作繁重的情況下,她密切配合學院團委和黨支部的工作,積極組織學院青年開展各種理論學習和教育活動,為青年辦實事,熱心助人,關心青年,與大家建立了融洽的關系,贏得了青年成員的好評。

她剛擔任團支書的時候,正好水環境研究所新招了壹批年輕同誌。為了幫助這些新員工盡快融入新的工作環境,她組織研究所的年輕成員去北京郊區秋遊。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我們很少有時間聚在壹起。她不厭其煩地前後溝通多次,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活動最終取得了圓滿成功,大家在郊遊中玩得很開心,進壹步增進了感情。

水環境所辦公室地理位置相對獨立,與水科院本部有壹定距離,所裏的青年成員與所裏的其他同誌交流很少。考慮到這種情況,在學院組織各種青年活動時,她總是積極鼓勵和安排學院的年輕人,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接觸,感受集體的關懷,分享水科院大家庭的歡樂。

為了讓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放松,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她積極組織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鍛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年輕人之間的交流,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增強了共青團組織的凝聚力,還贏得了研究所其他員工的好評。

同時,作為團支部書記,趙嶸同誌積極配合學院黨支部的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由於趙嶸同誌文筆好,支部安排她承擔起宣傳工作,及時報道研究所舉辦的各種學術活動、專業知識交流和黨群組織工作。由於業務工作繁忙,趙嶸同誌經常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在家裏完成稿件,但她認真對待每壹項任務,努力工作,按時完成。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及時準確的宣傳報道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趙嶸同誌以積極的工作熱情、勤奮踏實的工作態度、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平凡的崗位上散發著青春的光和熱,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