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壩村1
推薦理由:傳說很久以前,壹對金鳳凰飛到這裏,看到壹座大壩像金盆壹樣閃閃發光,群山環繞,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他們在男耕女織的甜美歌聲中展現了壹道獨特的風景,令鳳凰心生憐惜,於是定居於此,將自己的羽毛免費贈送給當地居民。人們把這個地方叫做玉峰,也叫玉峰壩。
地理位置:位於雲南西部大理州洱源縣西南部。
特色:壹個壹切都以鳳凰命名的村莊。
2.黎明村
亮點:這裏有中國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險峻的丹霞地貌,形成奇特的巖筍,如刀如斧。無數山澗和山谷玲瓏分布,溪水潺潺繞過石筍,灌溉著山谷中茂密的樹木和草地。陽光怯生生地穿過陡峭聳立在天空中的奇巖怪石,時而縮在巖峰後面,時而轉向巖柱前方,營造出壹日三日出日落的奇特景觀。
位置: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老君山腹地
路線:從昆明到西北,全程約520公裏。
特色:丹霞地貌旅遊。
3.大海鄉
推薦理由:“海”在彜語中是“大齊放”的諧音,意為“臺階最高的地方”。這裏海拔在3570-4017米之間,其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屬於烏蒙山主峰段。草是溫柔的,壹望無際。春天,草長鶯飛,山花開如綠毯;夏天,綠草如茵,牛羊成群,猶如繁星點綴的藍天;秋天天高雲淡,冬天有雲、峰、雪、花、草、水,形態各異。
位置: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大海鄉東南。
路線:從昆明到東北,全程約240公裏。
特色:海藻山。
4.蒙陽鎮
推薦理由:猛養鎮森林覆蓋率達70%,與猛海、優諾、猛侖、猛臘、尚勇共同構成了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六大區域。由於降雨量大,濕度大,這裏的空氣清新純凈,沒有任何汙染,就像壹個天然的氧吧。漫步在大象林中,悠然自得,穿過郁郁蔥蔥的樹林,傣族竹樓近在咫尺,像壹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有著獨特的魅力。
位置:雲南省景洪市中北部。
路線:從昆明出發,壹路往西南方向行駛。全程約510公裏。
特色:熱帶雨林。
5.李哥村
推薦理由:在美麗的瀘沽湖北緣“鉆機仙境”,人們仿佛脫離了世俗,進入了天堂。東、西、南三面環水,形成壹個以鉆機島為核心的“鉆機灣”,左右兩側青山環繞,湖岸蜿蜒,建築縱橫交錯,鄉村廣闊。遠處,若隱若現的木屋炊煙裊裊,身著紅白禮服的摩梭姑娘穿過草海,悠揚的“啊哈!”民歌在我耳邊久久回蕩。估計神仙都會在這裏流連忘返!
位置:雲南麗江寧蒗縣瀘沽湖以北的麗格島。
特點:湖島壹體。
6.哈尼村
亮點:層層梯田從山腳壹直延伸到山頂,像壹條巨大的舞蹈裙。田野裏的水閃著柔和的光,像壹條美麗飄逸的裙子在山風中翩翩起舞。
所在地: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
路線:從昆明往南,全程約290公裏。
特點:露臺。
7.雨崩村
亮點:步行或騎行穿過唯壹壹條寬約壹米、長約18公裏的驛道,再穿過3700米的山口進入雨崩村。這裏沒有汽車和手機信號。村民們長年與世隔絕,完全遵循自然規律,不砍伐森林,不亂打獵,不允許外人破壞他們的規矩。雨崩村的村民從來沒有分開過,人口無論土地還是牲畜都保持著低增長。雨中的壹草壹木都很好地保持了原生態。它們與雪山、草甸、森林、冰川、瀑布、湖泊、牛、羊、馬、豬、雞相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地點: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雲嶺鄉,梅裏雪山五子峰下。
路線:從昆明到西北,全程約790公裏。
特點:以自然為友,天人合壹。
8.南美村莊
亮點:郁郁蔥蔥的群山中,散落著拉祜族的樹木和棕櫚樹,是拉祜族生活在臨滄時適應農耕和勞動生產的代表作之壹。
他們用厚木板搭建壹個框架,然後用木板或圓形木柵欄圍起來。屋頂長滿了草,壹般分為兩層。下層用來拴牲畜或堆放生產工具,上層供人居住。壹般樓上分為兩個房間,裏面和外面,外面作為“食物”。木排、杵臼、幹磨、簸箕、水缸、洗衣籃、糧食等東西放在外間,內間主要用作“住宿”。中間有壹個常年壁爐,四周是光滑的竹席和毛毯,全家人的席子疊在壹起。木地板取材容易,建造方便,適合居住在低熱山區的居民使用。
地點:雲南臨滄臨翔區南美鄉。
路線:從昆明到西南,全程約560公裏。
特色:甘蘭風格的木棕櫚建築。
9.蔡村
推薦理由:大理石頭像多,白族人以石頭為主要建築材料,建造“三坊壹照壁”,即由三間房屋三間臥室和壹個照壁及壹個圍欄組成的院落。它的建築墻體往往是用天然鵝卵石砌成的,墻面刷著白墻青瓦,看起來很刺眼。山墻的邊角常飾以水墨圖案,花鳥蟲魚栩栩如生,有飛龍、蝙蝠、玉兔、卷草等各種動植物圖案。門、橫簾、木板、戲頭、吊柱、樓道欄桿,無不顯示出木雕的優雅。山水人物栩栩如生,墻根、門、窗、飛檐上都刻有幾何線條和麻坑花紋。生活在其中,頗有壹種生活在藝術界的錯覺!
位置:雲南省大理市大理鎮大理古城東,位於洱海西岸。
路線:從昆明到西北,全程約340公裏。
特色:白族民居裝飾藝術。
和順古鎮10
和順古稱“楊文洞”,後改為“和順”,因為村子周圍有壹條小河。後來改為“和順”,意思是“學民,順民”。位於騰沖壹側,是古代四川、雲南、緬甸、印度南部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推薦理由:數百年來,和順人“走出國門”,遠至緬甸、印度,遠至美國、加拿大。被譽為大篷車載的“玉石之鄉”,西南絲綢之路上最大的僑鄉。這裏居住在國外的人口占國內人口的100.2%。回到老家後,他們在和順建了房子和祠堂。這座建築是中西合璧的,在南亞。走在和順古樸獨特的弄堂裏,仿佛為壹群和順人勇敢闖天下翻開了百年輝煌的篇章!這是最國際化的村莊!
位置:雲南省騰沖縣西南三公裏處。
路線:從昆明向西,全程約650公裏。
特色:老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