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愚人節和感恩節的起源

愚人節和感恩節的起源

每年4月1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裏歷(即目前通用的陽歷),以1月1日為壹年之始。但壹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歷固執地在4月1日這壹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感恩節是美國人的壹個重要節日。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美國家庭都要舉行豐盛的感恩宴。最常見的傳統食品有火雞、南瓜餡餅和玉米面做的印第安布丁。壹些美國人在這壹天或舉家出遊,或探親訪友,盡情享受天倫之樂。感恩節期間,美國城鄉都要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射擊、打靶等體育比賽。壹些美國家庭、宗教組織及慈善機構還為窮人、孤兒及流浪者們提供免費的火雞宴,讓那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裏也得到壹份人間的溫暖。

感恩節起源於馬薩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這些移民在英國本土時被稱為清教徒,因為他們對英國教會的宗教改革不徹底感到不滿,以及英王及英國教會對他們的政治鎮壓和宗教迫害,所以這些清教徒脫離英國教會,遠走荷蘭,後來決定遷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無人煙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9月,“五月花號”輪船載著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屬離開英國駛向北美大陸,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航行,在馬薩諸塞的普利茅斯登陸上岸,從此定居下來。第壹個冬天,由於食物不足、天氣寒冷、傳染病肆虐和過度勞累,這批清教徒壹下子死去了壹半以上。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部落酋長馬薩索德帶領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了清教徒谷物種子,並教他們打獵、種植莊稼、捕魚等。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清教徒們當年獲得了大豐收。首任總督威廉·布萊德福為此建議設立壹個節日,慶祝豐收,感謝上帝的恩賜。同時,還想借此節日加強白人與印第安人的和睦關系。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第安人歡聚壹堂,慶祝美國歷史上第壹個感恩節。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獵、捕捉火雞,女人們則在家裏用玉米、南瓜、紅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這樣,白人和印第安人圍著篝火,邊吃邊聊,還載歌載舞,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

從此以後,移居美國的歐洲人基本上沿襲了北美大陸上的第壹次感恩節慶祝活動的形式。1789年,美國第壹任總統華盛頓正式規定,11月26日為第壹個全國統壹慶祝的感恩節。但是,在相當長壹段時間裏,各州都視自己的情況規定節日日期。1941年,美國國會經羅斯福總統批準通過壹項法案,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全國的感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