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開胃品的魚蝦菜單

開胃品的魚蝦菜單

吃貨時代

正片手稿

之前看過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對裏面的壹個細節印象很深,就是郭靖和黃蓉在張家口第壹次見面,靖哥請蓉兒吃飯,黃蓉也是厚道不客氣,點了壹桌子好吃的。

黃蓉(劉敏濤老師):“嘿,夥計,先來四個幹果,四個鮮果,兩個鹹酸果和四個蜜餞。這裏沒有新鮮的魚蝦作為開胃菜。好吧,我們來八張馬馬虎虎的餐桌。”

店員:“客官喜歡吃什麽?”

黃蓉(劉敏濤老師):“八桌分別是:水煮鵪鶉、炒鴨掌、雞舌湯、鹿肚江瑤、鴛鴦炒牛筋、菊花兔絲、爆炒腿、姜醋金銀蹄。我只會挑壹些妳在這裏能做的貴的菜,這樣我們就不用了。”

店員:“這八個菜價格都不小。光是鴨腳和雞舌湯,就得用幾十只雞鴨。”

黃蓉指著郭靖說:“這位大叔是主持人。妳以為他買不起?”

酒保見郭靖像個土豪,也就不再說什麽了。很快,水果、蜜餞、餐桌等美食被壹壹端上桌。郭靖嘗過的東西都很好吃。

黃蓉點的這些餐桌,有的是金庸父親編的,有的真的是宋代的美食,比如“花煮鵪鶉”“雞舌湯”,都是宋代頂級名菜。南宋初,與嶽飛齊名的“中興四大名將”之壹的張浚,曾請宋高宗在府邸赴宴,第壹道點心應該是“烹花鵪鶉”。我猜,這個“花煮鵪鶉”很可能是紅燒鵪鶉。

北宋時,宰相呂夷簡非常喜歡吃“雞舌湯”,壹種以雞舌為主要原料的湯。每天起床後,他都要喝壹碗“雞舌湯”。壹天,呂夷簡參觀了他的後花園,發現角落裏堆了壹座小山,於是他叫來壹個仆人詢問情況。

呂夷簡:“哎,呂霄,這山包是誰堆的?”

誰說:“惠相公,這不是山包,是廚房殺雞剩下的雞毛。”

呂夷簡:“為什麽廚房殺了這麽多雞?”

誰說:“因為相公妳每天都要吃雞。”

呂夷簡:“胡說八道!我壹個人能吃幾只雞?”

誰說:“壹只雞只有壹條小舌頭,要壹碗雞舌湯。妳要殺多少只雞?”

聽了這話,呂夷簡非常慚愧,從此再也不吃“雞舌湯”了。

金庸的父親應該看過這個故事,所以把“雞舌湯”寫進了射雕英雄傳。如果金庸能把黃蓉點的八道菜都寫成宋代名菜,那就更有意思了。做到這壹點並不難,因為宋人的筆記記錄了很多美食,前面提到的張浚請宋高宗吃飯的豪華宴會也留下了菜單。

那頓飯妳到底吃了什麽?我給妳介紹壹下:上桌之前,先上兩輪餐前點心。第壹輪餐前小吃包括果盤、果幹盤、蜜餞、鹹酸、臘肉、腌制品;第二輪餐前點心包括水果切片、鮮果、蜜餞、鹹酸水果、蜜餞水果、蜜餞產品。

開胃菜是在正式開胃菜上桌之前用的。這頓飯我喝了15杯酒,每杯酒有兩個菜,所以壹共30個菜,羊舌、蒸掌、乳業、三酥湯、鵪鶉湯、蟹清湯、血粉湯、海蜇湯、鵪鶉水晶湯、五珍湯、鮮蝦蹄花湯。

喝酒的時候,我們上了七頓飯,主要是燒烤,十個小吃,十個“廚師菜”。這道主廚的菜很可能就是主廚特別推薦的帶酒的菜。

飯後還沒吃完,還有兩輪飯後點心,有蜜炒的,有鹹有酸的,有時興的,有蜜餞的,等等。張軍的客人是皇帝,菜這麽豐富也無可厚非。

普通市民去飯店能吃這麽多菜嗎?是的。前提是妳能負擔得起這個價格。在宋代的大都市,壹般的大排檔都可以提供各種菜品,比如紅燒肉湯、骨湯、蹄花湯、豬骨湯、魚香湯、雞湯、混合湯、南北湯,還有炸肉、肝、凍魚、凍肉、炸鴨、炸魚等。這些都是家常菜。

高檔餐廳以豐富的菜品吸引食客,有熱菜、涼菜、冷菜。菜品豐富,顧客可以隨意挑選。如果妳在宋朝飯店點了壹道名菜,但是服務員告訴妳餐廳做不了,妳可以向店主投訴服務員和廚師。

到了宋代,煎、烤、炒、炸、煮、蒸等烹飪技術已經成熟。同樣的食材可以炒、煮、炸、腌、生吃。不同的烹飪技術可以做出不同風味的食物。

羊肉等食材剁碎,裹豬網油,油炸。宋代把這種食物稱為“簽菜”。

腌制食品在宋代被稱為“福”。羊肉、鮮魚、蝦蟹、雞鴨、飛鳥、鵝掌都可以腌制成“福”。宋代有壹種很好吃的腌制食品,叫做“傅玄”,意思是“煊、煊、煊”。那是壹種用鹽、酒糟等調料腌制後立即食用的美味食品,類似於今天粵菜中的生腌血蛤和生腌蝦。

宋朝的人也喜歡把鮮魚鮮肉做成蜜餞。什麽是蜜餞?就是生魚片,生肉切片,這種食物傳入日本,成了日本的“生魚片”。

宋朝的時候,人們開發出了豐富的食材,比如長在地裏的,跑在山裏的,遊在海裏的,都是大自然的恩賜。宋人最喜歡的食材大概就是螃蟹和羊肉了。

(劉敏濤老師):“宋朝的人喜歡把螃蟹做成螃蟹。”

(畫外音):“螃蟹是什麽?”

(劉敏濤老師):“只需將生蟹切碎,放入熱香油中浸泡,放涼,加入茴香、花椒粉、姜、辣椒等佐料,加入蔥、鹽、醋、酒,拌勻腌制片刻,即可食用。”

(畫外音):“有點像現在的生腌蟹?”

(劉敏濤小姐):“是的。宋代的人也把這道菜叫做‘洗手蟹’。”

宋朝的人也愛吃羊肉。壹首宋詩說:“人生小富,意趣營口腹。鱖魚買魚,羊肉買肉。”在宋人眼裏,最好吃的肉是羊肉。

甚至皇室在皇宮裏吃的禦膳也是以羊肉為主。宋朝的人說皇室“吃的便宜,聞的臭,禦廚只用羊肉”。北宋時,東京大井的禦膳坊每年要消耗43萬斤羊肉,而豬肉的消耗量只有4000多斤。可見宋代皇室對羊肉的喜愛程度。

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宋朝食物的豐富,而是宋朝有壹個皇帝,面對食物的誘惑,保持了難得的克制。宋朝的皇帝是宋仁宗。

有壹次,皇宮裏舉行宴會。酒席上有壹道菜,是清蒸螃蟹,壹共28只。那時候螃蟹剛剛上市,廚師知道宋仁宗喜歡吃螃蟹,就派人上街買了壹小籃。仁宗看著飯桌上的螃蟹問:“新螃蟹?今年沒吃過。不知道要多少錢?”

左右回答:“只要妳有壹致的錢。”

仁宗皇帝壹聽,立刻拉下臉來說:“我已經警告妳多少次了,不要吃得那麽奢侈。壹只螃蟹壹直很有錢,這壹筷子下來,要過28關。”堅決不吃螃蟹。

還有壹次,宋仁宗去了早朝,臉色非常難看。大臣問:“陛下不舒服嗎?”

仁宗:“沒什麽,就是有點累,沒關系。”

大臣聽了,以為皇帝沈迷美色,累死自己,怕病怕醫。他溫柔地提醒仁宗:“色頭上有刀,陛下,要註意身體,‘維持聖弓’。”

仁宗聽了,忍不住笑了:“青等人錯了。沒有這回事。我昨晚只是餓了,失眠了。”

大臣大吃壹驚:“失眠?這是怎麽回事?”

仁宗:“我昨晚有點餓了。我想吃烤羊肉。我越想越餓。結果我睡不著覺。”

部長:“妳怎麽不叫廚師來做?”

仁宗:“不知道可以請大廚做。”然而,根據我們祖先的家法,從來沒有在晚上提供烤羊肉的做法。我不想破這個案子。這個案子壹旦破了,晚上不知道要宰多少羊。所以,我寧願忍著。"

部長聽了很感慨。說真的,我也有點情緒化。面對美食的誘惑,難得壹個人管住自己的嘴,堅決不吃。對於今天營養過剩又想減肥的朋友來說,值得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