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數據
患者女性,28歲。他因右下腹疼痛並伴有惡心和低燒而入院壹天。體檢發現右下腹深部觸診不適。實驗室檢查結果,白細胞計數輕度升高至11.3 k/uL,其余正常。腹部CT檢查見右下腹脂肪堆積,未見闌尾。
患者最初選擇保守治療,6小時觀察後疼痛加重。診斷性腹腔鏡檢查發現小腸扭曲,盆腔內有壞死結構,確診為絞窄性美克爾憩室,並有纖維帶延伸至前腹壁(圖1)。施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纖維帶切除術、回腸末端扭轉復位術,並切除絞窄性美克爾憩室。
註:白色箭頭:絞窄性梅克爾憩室;黑色箭頭:纖維帶;綠箭:子宮;藍色箭頭:輸卵管
(圖1診斷性腹腔鏡探查)
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無並發癥發生。
分析和討論
梅克爾憩室為真性憩室,是最常見的先天性胃腸道異常,主要由於卵黃管變性,常發生於回腸對側腸系膜緣。異位的胃、胰腺、十二指腸和結腸組織會影響疾病的處理和結果,並且通常與有癥狀的梅克爾憩室相關。
美克爾憩室患者大多無癥狀,僅有4%-7%的患者可出現癥狀,出現並發癥時大多有相應的臨床表現。成人美克爾憩室的並發癥包括腸梗阻、憩室炎、穿孔、腸套疊、罕見的惡性腫瘤和膀胱憩室瘺。在兒童中,出血與異位胃組織消化性潰瘍有關。
如圖所示,梅克爾憩室的軸向扭轉壞死非常罕見。有癥狀的美克爾憩室常被誤診為闌尾炎,使診斷充滿挑戰。小腸追蹤、CT掃描包括小腸造影和99m鍀(99m Tc)同位素掃描可顯示美克爾憩室的典型影像學特征。
該病的治療主要取決於臨床表現。當有臨床癥狀時,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但在無癥狀患者中,最佳治療方法尚未達成共識。壹些外科醫生支持預防性切除意外發現的黃斑變性,因為它可能導致嚴重的並發癥。根據目前的文獻,如果意外發現的憩室符合以下標準,則應切除:年齡2 cm,廣泛憩室,纖維帶附著於憩室,病理檢查提示異位或異常組織。
美克爾憩室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並發癥診斷困難。充分了解其解剖、臨床表現、影像學和病理特征,有助於早期診斷和及時幹預,避免並發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