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孫權、孫策、孫策的關系。

孫權、孫策、孫策的關系。

孫堅是孫策和孫權的父親,孫策和孫權是兄弟,孫策是孫權的大哥。

1,孫堅(155-191),字文泰,漢族,吳軍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代。東漢末年的將軍和軍閥,三國時吳的創始人。史書上說孫堅相貌不凡,性情寬廣,好奇心強。參加了討伐黃巾軍和討伐董卓。後來在與劉表的戰鬥中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他的兒子孫權是孫吳的開國皇帝。旭日東升後,孫堅被追封為武烈帝,寺名之祖。

2.孫策是破虜將軍孫堅的長子,孫權的長兄,武帝。東漢末年,江東地區的軍閥,漢末功臣之壹,三國時期孫吳的創始人之壹。《三國演義》說他的軍事勇氣像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建安五年(200年)四月,正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際,在丹徒狩獵中被刺客所傷,不久後死去,年僅26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大權,稱帝後,在長沙謚號孫策為桓王。

3.孫權(182-21年5月252日),吳軍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期(229年至252年在位)孫吳的創建者。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弟弟孫策在東漢末年奠定了江東的基礎。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為諸侯。建安十三年(208),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孫權派夢露成功攻下劉備的荊州,大大增加了領土面積。黃武元年(222),魏文帝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建立了吳國。同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戰敗。黃龍元年(229),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

擴展數據:

孫吳是三國中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家,有四個皇帝,共52年(公元222年起59年)。魏黃初年,孫權名義上隸屬曹魏,被封為吳王。黃龍元年(229年)五月二十三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後遷至建業(今江蘇南京)。黃龍二年(230),孫權派魏文和諸葛駕船到臺灣省(史稱益州),這是中國政治勢力第壹次到達臺灣省。

孫堅,漢末縣富春人,因戰功積累,曾任長沙知府。孫堅死後,其子孫策發展到江東。公元196年,東漢朝廷封孫策為“吳侯”。孫策死後,其弟孫權接掌兵權。公元220年,曹魏建立,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公元229年5月23日,旭日東升,以“吳”為國號。

百度百科-孫堅

百度百科-孫策

百度百科-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