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古代的皇帝都是怎麽吃飯呢?

古代的皇帝都是怎麽吃飯呢?

皇帝作為當朝天子,吃飯那自然要講究排場,有專人負責。可以說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同時為了突出皇家氣質,自然也省不了形式主義的用膳規矩。這裏面的學問,自然是少不了:

皇帝吃飯叫用膳,由光祿寺專門負責。

咱們老百姓吃飯那叫吃飯,皇上吃飯則是用膳,從隋文帝開始壹直到清朝,宮廷飲食壹直由光祿寺專責。

光祿寺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職能本是守衛宮城。從隋文帝開始,光祿寺的職能發生了轉變,開始專責宮廷飲食。

從做飯到試菜,再到端飯上菜,壹系列的工作都有光祿寺負責。這個部門的存在,讓皇帝的飲食變得更加精細與奢侈。

皇帝用膳品種繁盛、規矩眾多。

在清遜帝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曾這樣記述:每當溥儀想要用膳的時候,只需要說壹句?傳膳?,養心殿候著的小太監就會傳令給門口的值守太監,然後壹路傳到西長街外的禦膳房太監那裏,最後口諭下達到禦膳房中。

禦膳房早已準備好的菜肴,經過最後加工,由壹排排宮女捧著送到溥儀面前。壹頓飯最少也要有三十多道菜,得用七張飯桌才能放下。

那麽如此奢侈的菜肴,要花多少錢呢?

皇帝壹年夥食費幾萬兩,夠普通百姓花兩千多年。

清朝各位皇帝中,康熙算是十分節儉的了。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時候,禦膳房向內務府報賬。賬務顯示康熙壹年的飲食花銷需要3781兩白銀,加上太後皇後各級嬪妃的?外膳房?內膳房?等等小竈,壹年花銷可達兩萬多兩白銀。

根據學者考究,乾隆年間壹個普通四口之家的年收入約為32兩白銀,平均壹個人只有8兩。也就是說皇帝壹年的夥食費,夠壹個百姓花上兩千多年。

花的多並不是吃多,預算裏面有文章。

有史書記錄,明朝嘉靖皇帝想吃餡餅,吩咐禦膳房做壹盤。結果禦膳房的預算是50兩銀子壹盤,而東華門外則只需要5錢就能買上壹大盒。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清朝,話說有壹次乾隆皇帝用膳吃雞蛋,三個雞蛋的報價是三十兩,他還以為是雞蛋漲價了。

有壹次乾隆問軍機大臣汪由敦早上都吃些什麽,汪由敦回答:?臣家中貧困,只吃雞蛋四枚。?

乾隆回道:?朕每天早上只吃三顆雞蛋,還要花30兩銀子,妳這家中富裕的很嘛?

汪由敦壹聽,立馬明白了裏面的文章,急忙解釋道:?皇上您用的是上好的雞蛋,三十兩自然不貴。微臣吃的是鄉間雜雞所下的土雞蛋,三文錢便可買壹個了。?

由此可見,不是飯貴,而且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