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山東抗日根據地沒有糧食標準。

山東抗日根據地沒有糧食標準。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很難打。除了武器裝備不如日本人,夥食也比日本人差。堅持敵後抗戰的中國軍隊,物資短缺,糧食供應困難重重。往往是沒有下壹頓飯,今天吃完就沒有明天。

當時國軍給每個士兵制定的夥食標準是:每人每天1.5斤大米,肉罐頭4兩,幹菜2兩,鹹菜2兩,鹽3元,醬油4元。這個夥食標準看起來很豐富,但和日軍比起來,真的是天壤之別。日軍的夥食標準是精米660克,精小麥210克,鮮肉210克,蔬菜600克,玉米60克,醬油0.08升,味噌75克,鹽5克,糖20克,茶3克,清酒0.4升或糖果120克,每人每天香煙20支。

雖然與日軍相比,我軍的夥食標準已經相差很大,但即使是這麽簡單的標準,我們的士兵也達不到。當時國家經濟很困難,所以當時中國的軍餐壹般標準是三兩米,壹日三餐。至於食物,基本上想吃什麽就吃什麽,大部分都是蔬菜。每月吃壹次肉是有益的。

抗日戰爭中的八路軍戰士,碗裏有壹塊肉。它的臂章上還可以看到“18G”的字樣,代表第18組。蔬菜、肉和米飯。當時條件艱苦。紅燒肉是哪裏來的?八路軍戰士壹邊堅持生產,壹邊堅持抗日。面對供應困難,八路軍大力開始大規模生產。士兵們壹邊犁地壹邊打仗。“壹手拿著槍,壹手拿著鋤頭”是當時八路軍戰士的生動寫照。大規模生產使中國軍民度過了抗日戰爭中最艱難的日子。壹年後,八路軍的後勤有了保障。部隊不僅有米飯,連豬肉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