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樓蘭古城遺址的文物價值

樓蘭古城遺址的文物價值

在孔雀河下遊的鐵盤河三角洲,發現了壹處墓地,建在河中離地面約七八米的高臺上。

墓中出土了壹具中年婦女的木乃伊,她的皮膚和指甲保存完好。她有壹張瘦臉,尖鼻子,凹陷的眼睛和棕色的披肩長發。她上身裹著壹條毛毯,胸前的毛毯邊緣用削尖的樹枝別著。她裹著壹張羊皮,腳上穿著壹雙麂皮做的鞋子,頭上戴著壹頂氈帽和兩個雁翎。她被世人稱為樓蘭美人。

利用包裹在她身上的豐富的皮膚碎片進行碳14的測定,表明這是壹具發現於3800年前的屍體。她是誰?為什麽會埋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她生前屬於哪個民族部落?

人民網若羌5月10電(通訊員王若丹)5月8日,筆者在距離新疆若羌縣300多公裏的樓蘭文物保護站看到,十幾名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新房的外墻裝修和天窗安裝。據施工人員介紹,該在建建築為樓蘭文物保護站管理樓,是樓蘭古城遺址保護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壹部分。目前,大樓主體已經完工。

據了解,該項目位於若羌縣樓蘭古城遺址保護區內。項目承辦單位為若羌縣文化體育廣播電影電視局,建築面積3990.35平方米,計劃投資500萬元。今年3月15開工,計劃9月30日完工。建設規模包括管理用房790.5平方米、人行道2400平方米、圍墻1.600米、停車場800平方米、35米高的鋼制瞭望塔及其給排水、供暖、電力等配套基礎設施。目前,樓蘭工作站建設工程正處於緊張的施工階段,其中三層磚混結構管理室主體已經完工。

據項目負責人焦介紹:“目前,樓蘭古城遺址保護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樓已經竣工。下壹階段是建造35米高的鋼鐵瞭望塔,預計7月底完工並投入使用。停車場、人行道等配套基礎設施正在進行前期準備,預計9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樓蘭文物保護站的水電問題已基本解決。通過不斷完善保護站附近的基礎設施,進壹步加強對樓蘭古城遺址和文物的保護。”

“所有的基礎設施建好之後,現有的辦公和住宿條件都會有很大的改善。目前工作人員每天要步行40多公裏到工地附近巡邏,騎摩托車來回至少要5、6個小時,遇到沙塵暴會影響巡邏。瞭望塔建成後,將架設高倍望遠鏡。那時候就不用每天瞎轉悠了。可以隨時掌握方圓100公裏範圍內的情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保護樓蘭遺址。”樓蘭文物保護站工作人員楊軍說。

據悉,樓蘭古城遺址保護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若羌縣今年確定的60項民生工程之壹。待所有基礎設施完善後,將成立正式的樓蘭遺址保護機構。樓蘭古城遺址位於若羌縣羅布泊北部。遺址內有大量的文物和墓葬。多年來,犯罪分子經常進入這壹地區挖掘墳墓。由於遺址面積大,周邊環境惡劣,遺址保護難度很大。樓蘭古城遺址保護基礎設施工程建成使用後,將突破目前樓蘭古城遺址保護工作的局限性,改善辦公條件,解決工作人員出行和巡邏問題,對打擊盜竊、提高樓蘭古城遺址保護水平具有標誌性意義。3月28日,1900,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結束了在羅布泊西部的探險,開始返回。這時,他和他的維吾爾族向導阿爾迪卡發現了壹把遺留在營地的鐵鍬,準備進行調查。阿爾迪卡返回營地尋找時,遇上了暴風雨,迷了路,卻意外闖入了壹座古城。他發現了許多文物,雕刻精美的木板和古代銅幣。斯文·赫定對阿的發現喜出望外。1903年,斯文·赫定進入這座古城,出土了大量文物。回國後,他向全世界宣布,他發現了中國史書中記載的著名的樓蘭城。他的發現震驚了世界。

從此,樓蘭這座舉世聞名的新疆重要古跡,就像壹塊強大的磁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樓蘭古城位於羅布泊西北角,是漢唐時期西域交通的樞紐,在古絲綢之路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中國的絲綢、茶葉,西域的馬匹、葡萄、珠寶,最早都是通過樓蘭進行交易的。很多商隊路過都要在這裏休息壹會兒。當時樓蘭城內店鋪連片,佛寺香火彌漫,從東到西各國的商人、僧人常年不斷,多種語言在此交流。樓蘭王國建立於公元前176年前,滅亡於公元4世紀左右。漢武帝時,探險家張騫帶回了樓蘭的信息。《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樓蘭、固始邑有城垛,近鹽。”說明樓蘭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是“城垛之國”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東西方之間的道路。與此同時,漢朝與強大的匈奴爭奪西域控制權的鬥爭日益激烈。公元前108年,漢朝大將王惠攻克樓蘭。經過幾次大規模的軍事戰役,漢朝完全控制了西域,同時打通了東西方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開通不僅繁榮了東西方的交通和絲綢貿易,也刺激了地處絲綢之路咽喉的樓蘭古國的經濟繁榮和發展。鼎盛時期的樓蘭王國東起固陽關,西至尼雅河,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樓蘭古城是樓蘭王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但是在4世紀,樓蘭突然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在樓蘭古城壹帶,“天上無鳥,天上無獸,隨處可見,卻不知所要,唯有屍骨為征。”鼎盛時期的樓蘭文明,不知什麽原因,已經隨著歲月流逝。

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從各自的觀點解釋這個未解之謎:有人認為是由於羅布泊枯竭、自然環境變化、河流改道等原因。有人認為是孔雀河上遊不合理的引水蓄水造成的。甚至有人認為是絲綢之路改道和外星人入侵造成的,等等。那麽,哪個方面更接近歷史真相呢?

22年前,考古學家在距離孔雀河幾英裏的地方發現了3800年前“樓蘭王國”的神秘古墓。這座墳墓是以大量樹木為代價建造的。踏入其中,可以看到七層胡楊木樁圍成的壹組組同心圓,直徑超過30厘米。整個墓地從遠處看,就像壹個古老滄桑的太陽,鑲嵌在戈壁灘上。因此,人們稱它為“太陽之墓”。

調查發現,墓樁可以固沙,加固墓葬。如果沒有它們,在沙地上挖掘和建造兩米多深的墳墓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固沙為什麽會采取這樣的形式,展示這樣的圖案呢?這是什麽意思?是“太陽崇拜”嗎?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麽墓主人都是後仰臉朝西而不是朝東?“樓蘭王國”是不是被為了修建大型“太陽墓”而砍伐樹木的活動給毀了?“樓蘭王國”的先民為什麽要在沙漠中修建如此奇特的太陽形墳墓?這是什麽意思?

斯文·赫定認為他所發現的是樓蘭王國的首都,這壹點已經得到大多數學者和專家的認可,但仍有壹些人持有不同意見。那麽,這個遺址是樓蘭城嗎?

羅布泊鐵板河壹號墓發現壹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幹屍。她是壹個面容清秀,雙目緊閉的白衣女子,被譽為“樓蘭美人”。

那麽她的祖先是什麽時候搬到這裏的呢?妳搬到這裏的什麽地方?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他們是白人嗎,從樓蘭王瓦什摩那到鄯善王屠鑒?還是黃白混血?如果他們是白人,他們屬於哪個種族?如果是混血,是哪兩個民族結婚生的?樓蘭國的居民是什麽民族?哪個民族是主體民族?……

在1979期間,新疆考古研究所的壹支調查隊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壹些形狀特殊的古墓。墳墓中的壹些死者穿著完整的衣服,戴著尖尖的氈帽,頂部插著幾根繩子。

這種奇怪的服裝讓考古學家大吃壹驚。經過仔細測量,發現這些人屬於“深目高鼻”的古歐洲人種,與現代北歐人十分相似。他們的頭骨可以分為兩組。壹個群體類似於南西伯利亞和阿爾泰地區青銅時代安德勞的諾沃文化。另壹個群體類似於avannavo文化,甚至更古老。換句話說,在同壹個地方,埋葬著兩組體態各異的古歐洲人。

後來,考古學家在樓蘭古城東郊的東漢墓葬中發現了5個歐洲人種的遺骸。根據對樓蘭人頭發成分的測定,有人認為這些人很可能與來自地中海東部的族群有關。總之,如果樓蘭古國是壹個民族成分非常復雜的國家,那麽這些古歐洲人是什麽民族呢?他們千裏迢迢去樓蘭是為了什麽目的?他們後來去了哪裏?

面對樓蘭,斯文·赫定困惑地問自己:“我想知道為什麽瑞典沒有比我在樓蘭發現的木簡和紙片更古老的石頭?”

樓蘭,壹個等待人們去解開的永恒之謎。最早發現樓蘭古城的維吾爾向導名叫埃爾迪克;這位白人老人就是著名的探險家和瑞典人斯文·赫定。

1900 3月27日晚,塔克拉瑪幹沙漠。壹個白人老人,壹些向導和壹些駱駝正慢慢地走著。沿著古老的塔裏木河的路線,他們想找到羅布泊,這是難以捉摸的。當太陽落山時,他們終於來到壹個土堆前。這時,白衣老人發現駱駝身上的水袋漏水了,剩下的水已經很少了。禍不單行,向導發現他們用來安家的鏟子也丟了。老人決定所有工作人員立即就地休息,向導獨自返回尋找鐵鍬。

在路上,孤獨的向導意外地發現了壹座古城的城墻、街道、房屋,甚至烽火臺。導遊以為他產生了幻覺,使勁揉了揉眼睛,才確定這壹切不是幻覺。他立即回來告訴老人這個發現。老人非常興奮,他們跟著導遊來到了這座古城。由於沒有水,他們匆匆看了壹眼就離開了。第二年,他們按照原路回到這裏,進行了大量的發掘。根據博祿出土的當地竹簡中的“克羅瑞納”二字,老人推測這座古城名為“樓蘭”。從那時起,樓蘭這個名字已經深深地吸引了世界壹個多世紀。最早發現樓蘭古城的維吾爾向導名叫埃爾迪克;這位白人老人就是著名的探險家和瑞典人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在這裏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錢幣、絲綢、谷物、陶器、36張漢字紙、120片竹簡和幾把毛筆。這座被斯文·赫定稱為“沙漠中的龐貝”的古城震驚了全世界。隨後,來自許多國家的考古學家、地理學家和探險隊接踵而至...

樓蘭古城和羅布泊地區各國探險隊發掘的文物數量之豐富,價值之大,震驚了全世界。在各種出土文物中,樓蘭古城出土的漢簡和金代戰國政策手抄本最為珍貴。漢錦制作於公元1-2世紀,做工精細,色彩艷麗,繡有“長壽”、“長樂光明”、“長命百歲”等字樣。這裏出土的金代手抄紙,比歐洲最早的紙早600多年。以斯文·赫定為代表的探險者稱贊樓蘭是沙漠中遺失的寶藏,是留在歷史角落的博物館,是東方的龐貝。

延續了幾千年的文明,失去了幾千年的記憶,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樓蘭古城在風沙硝煙中漸漸浮現。

考古學家從樓蘭古城附近遺址出土的木乃伊墓推斷,在大約4000年前,樓蘭地區生活著壹群遊牧民族,他們金發碧眼,與古歐羅巴人種擁有相同的祖先。也許是因為它們獵食青草,只留下了幾具木乃伊,神秘失蹤。

2000多年後,這壹帶歷史上出現斷層,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中也沒有樓蘭的蹤跡。

西漢時,樓蘭作為西域36國之壹再次出現。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交通要道。在司馬遷時代,漢人就知道“樓蘭”這個名字,這些記載都是基於張騫出使西域時的所見所聞。

魏晉時期,中央政府設立西域長史驛站,統治地為樓蘭,成為西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從長安開始,古絲綢之路向西延伸,到了樓蘭開始分為南北兩路。樓蘭作為歐亞大陸中心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晉代以後,樓蘭突然又消失了,壹個曾經繁華的西域城鎮在隨後的1500年裏又消失了。

從公元前176年開始有記載,公元前77年改名鄯善,後在4世紀左右突然消失。樓蘭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很短,留下了許多謎團。樓蘭故城遺址的發現,為了解中原王朝與古代西方國家的關系,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提供了世界上最珍貴的文化景觀。

據考古學家介紹,塔裏木河流域的人類活動已有壹萬多年的歷史。如果用紅線把塔裏木河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廢棄的古城連起來,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所有的古城,包括樓蘭王國,都在公元415世紀突然消失了,所有的遺址都在距離今天人類生活50-200公裏的沙漠裏。時至今日,雖然很多學者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樓蘭古城的興衰和消失,但它仍然是壹個巨大的謎,樓蘭遺址也成為世界關註的焦點。輪臺古城、且末遺址、古墓、古烽火臺、木乃伊、古巖畫等等都是世界級的旅遊景點。在人類歷史上,樓蘭是壹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經的輝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們對樓蘭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說明樓蘭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人類。樓蘭是祖先留給霸州的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也是霸州人的驕傲。同時也意味著對樓蘭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霸州人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通過各種方式展示樓蘭和古代西域文化。當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時代給巴州人提供了壹個絕佳的機遇,那就是以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契機,以經濟實力的全面增長為前提,有計劃地開發樓蘭和古城的文化遺產。使它們為現代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事實上,這是樓蘭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