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補鈣預防骨質疏松。
2022年《肌肉減少癥-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指出,肌肉量的減少會加速骨質疏松癥的發展,骨強度的降低也會導致肌肉萎縮。這種“骨肉相連”的關系增加了中老年人骨折的風險。
為了延緩骨骼和肌肉的流失,降低骨折的風險,需要註意補充鈣和蛋白質,並進行適當的運動。中老年人需要攝入更多的蛋白質和鈣來滿足身體需要。
2、均衡飲食,維持腸道益生菌的穩定
從預防的角度來說,通過日常飲食來保證營養的攝入,是壹種更有效、更劃算的方法。對於關註家人健康的朋友來說,與其花大價錢購買來路不明的保健品,不如多關註中老年朋友的日常食譜。
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內容,可以參考以下“1234”的原則。
每天吃1個雞蛋。血脂異常的人只能吃蛋白質。
每天喝2杯牛奶(每杯200 ml)。如果有乳糖不耐癥,可以改用酸奶或其他乳制品。每天吃三兩份肉,推薦魚、蝦、家禽,或者豬、牛、羊等瘦肉。每天服用40克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幹、千張、素雞等。
如果口腔、胃腸道等有問題。,可以改進烹調方法,減輕咀嚼和消化的負擔,也可以根據專業人士的建議選擇補品。保持日常飲食均衡,也能維持腸道菌群的健康。腸道守護著生物體70%的健康。除了多吃有機、生態健康的食物,還可以適當攝入益生元,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建議日常飲用美菱泉益生元酒或糯益生元飲料,補充益生元,直接有效!
3、良好的心態很重要,身體好,心態好,才是最好的。
《情緒革命》這本書裏說“情緒病比身體病更可怕。”2022年發表在《衰老》雜誌上的壹項研究表明,孤獨、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會顯著加速衰老,可使生理年齡提前近20個月,其危害比吸煙更大。
養生重要的是養心。心情好的時候,吃的時候會香,睡的會香。人願意動了,精神就會好,就會顯得年輕健康。
即使生病了,以現在的醫療技術,有些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或者合理用藥控制後可以維持正常水平。面對壹些常見的衰老癥狀和疾病,老年人自身的心態顯得尤為重要。
(星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