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歷史環境保護

歷史環境保護

1.求壹些歷史環保資料~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的《詩經》指出,山川是資源的生產地,要與神同祭。

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規定“不填井,不砍樹,不動六畜,死而不赦。”這是中國古代較早的保護水源、森林、動物的法律,極其嚴格。

春秋戰國時期(約公元前700年-公元前221年)對生物資源的保護有明確的規定,範圍也相當廣泛,而且始終與經濟發展掛鉤。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物是齊國的管仲。從發展經濟、富庶強兵的目標出發,他十分重視山川、森林、河流的治理和自然資源的保護。他認為山川是“自然財富的來源之地”。連山川都保護不好的人,不配為國(原話是:“君子不守其山川草木,不可為王”。

秦漢時期(約公元前220年-公元220年),保護生物資源的理論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對古代生物資源保護政策作了最完善的闡述。他指出:禁止砍伐生長中的樹木,不準破壞鳥巢,不準捕殺懷孕和育雛的動物,尤其要保護幼麋鹿和小鹿。

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吳越的山川、河流、園林、狩獵、城市綠化、城郊寺廟中的神龕、名山等都被納入* * *的管理範圍。京兆、河南郊區三百裏也劃為禁伐區或禁獵區。管理範圍超過了先秦時期。

宋朝(960-1279)重視生物資源的立法保護。從宋代開始,人們就已經意識到湖泊周圍開荒造成的蓄水排水問題和亂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問題,可見當時的有識之士對環境問題的敏感。

明代(公元1368-1644),林山川澤的保護繼承了前代的規定,控制範圍相當廣泛。到仁宗時(公元1425-1426),* * *開始放棄管制措施。“山野、園林、湖泊、窖冶、果樹、蜜蜂所禁者,為民所知。”由於禁湖,許多湖泊被偷變成了田地,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了人為的自然災害。這是保護上的倒退,對環境危害極大。

到了清代(公元1645-1911),人口猛增,東北、西北、江南被開墾,許多草原或山地被開墾為農田。造成草原退化、沙漠擴張、森林破壞、水土流失,環境進壹步破壞。當時的有識之士看到了問題,給出了警告。但並沒有引起清朝的重視,不合理的開墾還在繼續,給中國的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世界現代史

1739年,美國總統本傑明·富蘭克林發現費城是美國的黑人社區,那裏土地特別貧瘠,綠色特別稀少。他在賓夕法尼亞州下令,在費城,每壹個嬰兒出生,他的父母都會花幾分錢買壹棵樹苗。這個制度壹直實行到20世紀末。現在費城綠樹成蔭,但當地給嬰兒買樹苗的傳統依然存在。

1890年,英國王室中的女廚師南希·福特(Nancy Ford)向維多利亞女王建議將烤牛肉從菜單中刪除,因為烤牛肉會帶來大量煙塵,還會讓廚師患上肺病。她的建議很快被采納,如今在英國王室的廚房裏很難找到炭火食物。

1923年,美國化學家托馬斯·米德利發現了四乙基鉛,廣泛用於汽油中。當他向公眾展示他的發明時,他把手浸入鉛化合物中,站在汽油煙霧中整整壹分鐘,以證明汽油是無毒的。幾年後,美國人看到汽油向大氣中排放劇毒煙霧的場景。在女友貝蒂·凱拉的脅迫下,托馬斯終於承認自己創造了“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

貝婭特麗克絲,美麗的荷蘭公主,出生於1938。她從小就拒絕乘坐王室為她安排的專車,喜歡騎自行車上學。她的理由是“那輛超豪華的老爺車會釋放很多‘煙霧彈’,會讓荷蘭人誤以為已經結束的壹戰又爆發了”。1980年,貝婭特麗克絲登上貝婭特麗克絲·威廉明娜·阿姆加德王位,她至今仍有騎自行車去荷蘭首相府會見議員的習慣。

2.歷史環境問題的四個階段是什麽?1,萌芽階段(工業革命前):這壹次,時間跨度較大,但對環境的影響,人類是人類生命活動及後續發展農牧業,發展森林、草原、人工林,盲目毀林,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等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當然,環境的改變也會帶來其他環境問題,但都不突出;

2.發展惡化階段(工業革命至20世紀50年代):工業革命前65,438+0,950年:工業革命推動了世界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但環境問題更加突出。倫敦的有毒霧霾和比利時馬斯河谷的霧霾事件,比如洛杉磯的光化學霧霾事件,都是這壹時期很大的環境問題;

3.第* * *(上世紀五八十年代):這是震驚世界的環境汙染問題頻發時期,包括1952年的倫敦霧霾,日本的稻田病,哮喘,米油,骨痛。

4、第二* * *(80後):伴隨著環境汙染和廣泛的生態破壞。主要有三部分:全球空氣汙染;廣泛的生態破壞;突發汙染事件堆積如山。

3.歷史環保人物,急1739美國總統本傑明·富蘭克林發現費城是美國的黑人社區,這裏土地特別貧瘠,綠色特別稀缺。他在賓夕法尼亞州下令,在費城,每壹個嬰兒出生,他的父母都會花幾分錢買壹棵樹苗。這個制度壹直實行到20世紀末。現在費城綠樹成蔭,但當地給嬰兒買樹苗的傳統依然存在。

1890年,英國王室中的女廚師南希·福特(Nancy Ford)向維多利亞女王建議將烤牛肉從菜單中刪除,因為烤牛肉會帶來大量煙塵,還會讓廚師患上肺病。她的建議很快被采納,如今在英國王室的廚房裏很難找到炭火食物。

1923年,美國化學家托馬斯·米德利發現了四乙基鉛,廣泛用於汽油中。當他向公眾展示他的發明時,他把手浸入鉛化合物中,站在汽油煙霧中整整壹分鐘,以證明汽油是無毒的。幾年後,美國人看到汽油向大氣中排放劇毒煙霧的場景。在女友貝蒂·凱拉的脅迫下,托馬斯終於承認自己創造了“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

貝婭特麗克絲,美麗的荷蘭公主,出生於1938。她從小就拒絕乘坐王室為她安排的專車,喜歡騎自行車上學。她的理由是“那輛超豪華的老爺車會釋放很多‘煙霧彈’,會讓荷蘭人誤以為已經結束的壹戰又爆發了”。1980年,貝婭特麗克絲登上貝婭特麗克絲·威廉明娜·阿姆加德王位,她至今仍有騎自行車去荷蘭首相府會見議員的習慣。

蒂姆·弗蘭納裏,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出生於1956。他出版了《天氣制造者》,被譽為“世界上第壹本綠色詞典”。在書中,他告訴人們,酸雨的形成與人們的駕駛習慣有關,他還大膽預言,未來20年,地球將變得越來越熱,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時間證明他說的壹切都是對的,他的天氣制造器至今仍被環保人士奉為真正的“綠色聖經”。

4.歷史上有哪些重要的環境汙染事件?任何生命都離不開其生存環境。

人類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生活環境的汙染時刻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歷史上發生過很多環境汙染事件,對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1930年末,焦化、煉鋼、發電、煉鋅、化肥等工廠煙塵中散落大量* *化學品,數千人出現呼吸道疾病、流淚、咽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約60人死亡。(2)1948+00期間,美國多拉鎮發生空氣汙染。四天之內,5910人生病,17人死亡。

(3)1952 12年2月5日至8日,英國倫敦上空煙霧彌漫。原來是三氧化二鐵、二氧化碳等汙染空氣的物質在起作用;4000人死亡,很多老人很快倒下。(4)1953 ~ 1957期間,日本水俁鎮居民因當地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水源受到汙染,導致口齒不清、步態不穩、身體麻木、精神失常,最終因尖叫而死亡,其中老年人死亡率最高。

(5)1968年,日本九州居民食用處理不當的米糖油,5000余人出現水腫、皮疹、惡心、嘔吐、肌肉疼痛、咳嗽等癥狀,16人死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環境汙染是人類健康長壽的大敵,而受害者中,老年人首當其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