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馬克澳洲的醫療策略,不懂就虧大了!
澳洲醫療體系的各種科學大家肯定都聽說過,但是當妳真的生病不舒服的時候,如何看病就成了第壹個問題。那麽這篇文章就為妳解決各種看病難的問題,讓妳知道如何去看病和看病。
首先要說的是澳洲醫院的分類和等級。
通常在澳洲看病就是去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診所。壹般澳洲家庭醫生或全科醫生(GP)會在門診為妳服務。
普通感冒,頭疼或者身體小毛病都可以去診所看GP。除了急病或者大病,朋友們第壹個想到的就是去診所。澳大利亞和中國不同的是,澳大利亞人民把小問題交給壹個人處理要簡單得多。不像在國內,看病是對癥的。如果鼻子過敏不舒服,就得去耳鼻喉科。如果皮膚有皮疹,就得去皮膚科。休閑澳洲不想這麽復雜。
全科醫生和診所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就像國內有些朋友看醫生的名氣或者等級壹樣,我想找陳醫生...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固定的醫生。對任何醫生來說都無所謂。但是,在澳大利亞,慎重選擇全科醫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是陪妳同甘共苦的夥伴。他們不僅會幫妳開出藥單,還會幫妳保留完整的病歷。但是GP水平參差不齊,朋友先了解壹些是可行的。
妳也對門診收費的情況感興趣嗎?留學生必須持有相應的醫療保險,才能享受醫療權益和保障。比如可選的醫療保險公司Nib,Bupa等。說白了就是能夠報銷壹部分醫療費用(只有選擇保險對應的醫院或診所才能報銷)。
醫療費用取決於病情的復雜程度和醫療時間的長短。根據妳選擇的保險方案,就醫報銷的標準也是不壹樣的。壹般醫保能報銷的話,就不用交了。當然,超出報銷標準的費用,患者需要額外支付。比如看病的費用是90澳幣,但是報銷是37澳幣,那麽妳還需要支付53澳幣。妳需要自己付藥費。
澳大利亞的醫療中心與中國的診所相似。眼科醫生和皮膚科醫生都是專家。壹般來說,去公立醫院看專科需要GP的推薦。也可以直接預約醫療中心的專科醫生。壹定要核實能不能報銷,不然呵呵。
專科的費用比較高,壹般幾百元不等。報銷的標準和方法和前面說的差不多。
澳大利亞的醫院也分為公立和私立醫院。公立醫院提供免費治療,但是看病的人不夠多,看病的路是走不完的。如果馬上需要手術,找私立醫院還是可行的。
如果在澳洲需要住院手術或治療,最好在住院前聯系醫療保險公司,告訴他們妳的住院計劃和入住的醫院。免得妳住院好了發現自己報銷不了,那又是壹口老血。
壹般來說,如果不是急診,大多數人會先去診所或醫療中心,GP會在認為有必要的情況下將病人轉到專科或醫院的專科部門。
當然,很多同胞還是會找中國醫生,方便交流,所以提供以下醫療中心供大家參考(悉尼地區)。
Chatswood
阿徹家庭醫療中心阿徹街66號,上電梯。
赫斯特維爾
就在匯豐銀行對面的赫斯特維爾醫療中心(Hurstville Medical Center),全部來自中國,好像持續七天。
伯伍德
貝爾莫爾街2/32號商店。
東方花園
在東園的醫療中心,好像有壹個會說普通話的香港醫生。
有更多的家庭醫生或者更好的診所,大家可以在網上查詢。如果妳有好的醫生或診所推薦,分享是壹種美德。
其實澳洲看病挺復雜的,長期下來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本文只介紹澳洲如何看病,如何找醫生,讓朋友們有個方向和概念,想看病的時候也不會那麽迷茫和無助。生病了不知道怎麽找醫生,真的很可悲。
最後,不用太感謝我,只要妳健康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