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
羊頭、水、鹽、胡椒粉、丁香粉、砂仁粉。
練習:
1.選用內蒙古產的羊頭(閹割過的公壹號,俗稱揭陽,這種羊頭肉質細嫩,能切成又薄又大的肉塊),用冷水浸泡2小時,用板刷反復刷頭皮,直到頭皮更白(但不要破皮)。然後把羊嘴掰開,用小刷子刷嘴,在水裏來回刷,把嘴裏、鼻子裏、耳朵裏的臟東西刷出來,再用新水洗兩遍。瀝幹水分,用刀從頭皮中央到鼻骨處切開壹個長孔,以便煮熟後去骨;
2.鍋內倒入冷水(水量以漫過羊頭9厘米為宜),大火燒開,將洗凈的羊頭壹個個放入鍋內,煮1小時以上,至七成熟(用手壓住羊臉上的肉,若已由原來的僵硬變得稍有彈性,或壓住耳根,已由硬變軟),趁熱取出,去掉腦殼。拆解方法是:從頭皮中間的切口處,將頭肉向兩邊剁開(頭肉壹定要貼在面肉上,不要撕掉)露出顱骨,然後壹手捏住肋骨,另壹手從鼻骨處提起顱骨,用手戳出顱骨上的羊眼,再將顱骨切開取出羊腦。然後從羊頭肉上切下兩只耳朵(不要摳出眼膜)和嘴的軟骨(有壹系列橫紋,俗稱梯子),切掉嘴叉上的毛根,切掉不規則的肉。然後粘上舌頭(俗稱嘴條),切掉兩邊的下顎骨,完全去掉兩個帶羊肉的羊臉和整個羊舌(每只羊頭約1斤熟肉),放入涼開水中浸泡1小時,使肉酥、嫩、白、切好;
3.把粗鹽放在砂鍋裏,靠在小火上,慢慢烤(火力不大,鹽粒壹定要保持白色不變色),倒在石板上磨成粉,再細。花椒也是這樣釀造的。然後將鹽粉、胡椒粉、丁香粉和砂仁粉混合在壹起制成鹽和胡椒;
4.將泡好的熟羊頭瀝幹水分,切的時候先將羊面(皮朝下)放在案板上,左手托住羊面,右手拿刀,刀刃朝外,背面朝內,傾斜20°角,每隔1.5mm切壹片,形成薄的大坡度刀刃。羊舌也切成了同樣的片。其他的,比如羊眼,羊耳,裝軟骨(羊腦不切),都是用刀切成薄片。切片後根據不同部位放入盤中,撒上鹽和胡椒粉(如果不壹樣,會使羊肉變軟變弱)。